資料圖片:9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作“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若干重大問題”的專題報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主持。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就是要把各方面的積極性真正引導到科學發展軌道上來,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長時間、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結合,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結合,開放兼容與自主創新結合,時代精神與文化傳統結合的全方位發展。我們必須從國際和國內大局出發,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緊迫感和自覺性,著力破解制約科學發展的矛盾和難題,加快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和機制,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和素質,努力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一、必須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長期又好又快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始終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發展,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發展,是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的發展,是長期、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近幾年,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最顯著的是,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避免了大的起落。2003至2007年,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0.6%,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速度快、持續時間長、平穩程度高的最好時期之一。
我們始終堅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防止出現大的起落,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首要目標。按照這一目標要求,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切實防止苗頭性問題演變成趨勢性問題,局部性問題演變為全局性問題。一是正確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努力提高調控的有效性。我們既注重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又適時適度進行調整。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正確履行政府調節經濟的職能,主要運用經濟、法律手段,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有效克服市場缺陷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衝擊。二是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努力提高調控的針對性。我們及時發現和解決影響全局的傾向性、關鍵性問題。針對糧食減産、農業基礎薄弱的問題,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促進了糧食穩定增産和農民持續增收。針對投資增長過快、貨幣投放過多、貿易順差過大的問題,嚴格把好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市場準入門檻,合理調控貨幣總量,多次調整出口退稅率和關稅稅率,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使“三過”問題得到緩解。針對結構性、輸入性的物價上漲問題,採取增加有效供給、抑制不合理需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下降,通脹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三是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努力提高調控的靈活性。既合理控制總量,又積極調整結構。一方面,堅決抑制投資需求膨脹,遏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産品出口,加快淘汰落後生産能力;另一方面,不斷加強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加大對農業發展、節能減排、自主創新、改善民生、中西部地區發展和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我國經濟實現了30年的快速增長,實屬不易。要把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長期保持下去,更為艱難。我們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是近幾年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國際金融經濟形勢更加複雜多變。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全球經濟明顯減速,整個形勢還在進一步惡化。國際油價雖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波動,通脹壓力還不小。這些不利因素對我國的影響已經並會繼續顯現,對此要有充分的估計。國內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也不少。價格上漲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煤電油運供應緊張,一些地區和行業增長速度明顯回落,股市、房市波動較大,財政減收增支壓力增加。近期我們對宏觀經濟政策及時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調整,今後幾個月,還要密切觀察和有效應對形勢變化,努力實現全年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明年打好基礎。我們不但要看到今年和明年,還要看得更長遠一些,要自覺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努力促進國民經濟長期又好又快發展。從宏觀上看,必須重點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把握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抑制通貨膨脹的平衡點。前幾年我國經濟增長較快、物價水平較低,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從國際經驗看,長期保持高增長、低通脹是很困難的。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速高位回落,通貨膨脹壓力加大,世界經濟形勢不利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可能還會加重。在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既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又要把物價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內,難度很大。這就要求我們密切關注形勢變化,適時適度地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把握好發展經濟與控制物價兩者平衡點,防止顧此失彼。必須清醒地看到,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就業、財政收入、社會發展都會出現困難,民生問題難以改善,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就會增多。在當前國際金融經濟動蕩的形勢下,要把保持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擺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時,也必須充分認識通貨膨脹對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和社會穩定的危害性,任何時候都不可掉以輕心。
第二,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我國經濟運行中總量矛盾始終與結構性矛盾交織在一起。雖然總需求比較旺,但內需佔總需求的比重逐年下滑,居民消費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消費、農村消費增長較慢。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減緩、出口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對於拓展經濟發展空間、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和防止經濟下滑尤為重要。從中長期看,擴大消費具有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這是我國的優勢,也是抵禦外部衝擊的重要基礎。必須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在優化結構的基礎上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下決心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著力擴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統籌解決影響即期消費的體制性問題,減輕和消除居民擴大消費的後顧之憂,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第三,努力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近幾年來,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外匯儲備大幅增加,這是我國發揮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結果。保持必要的外貿順差和外匯儲備,對於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和抗禦風險是必需的。但外貿順差過大、外匯儲備過多,也會加劇貿易摩擦,加大金融調控和外匯儲備資産經營管理的難度,降低貨幣政策有效性和資源利用效率。同時,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外需會擠壓國內有效需求,增加外部衝擊的風險。這是需要努力緩解和避免的。我們必須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國際收支調控體系和機制,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