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遺忘角落”到“社會焦點”
──老福利工作者見證慈善事業30年之變
新華網太原10月30日電(記者李建平 葉健)“從一窮二白到衣食無憂,30年來孩子們的生活是一天一個樣,”在太原市社會福利院工作30年的梁克説,他參加工作的時候怎麼也想不到,30年後孩子們的生活條件會那麼好,得到那麼多人的關心和愛護。
20世紀70年代末,19歲的梁克進入太原市社會福利院工作。30年來,梁克不僅見證了福利院天翻地覆般的變化,也親歷了中國的慈善觀念日益興起、慈善事業蓬勃發展的歷史。
“70年代末,太原福利院條件的艱苦可以用四句話來形容,‘夯土鋪條路,圍坯建院墻。木脊蓋瓦頂,通鋪睡大炕’;此外,衣物大盆洗,取暖生火爐,為了給收養人員補貼生活,工作人員還要種植糧食蔬菜;當時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輛騾子車,唯一有現代氣息的電器是一部老式電話,”梁克回憶説,“由於條件苦、工作累、待遇低,大家把來福利院工作叫做‘充軍發配’。”
“最讓人難受的是外人對我們不了解,這讓我們覺得福利院是個被人遺忘的角落,”梁克説,當時的福利院非常封閉,外人根本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我們也不好意思説自己是哪個單位的。
儘管不被人理解,梁克和他的同事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想盡辦法管理照料著100多名收養人員的衣食住行。
梁克記得,20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國家對兒童福利事業的重視程度日漸提高,福利院迎來了數次跨越式的發展。木梁瓦房被翻修成了結實耐用的平房,一幢兒童大樓也于1998年落成了,並且購置配套設備,從此,福利院裏的孩子老人有了一個集生活、教育、醫療、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生活環境。
“一切的變化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一個細節變化讓梁克印象深刻。他回憶説,改革開放前食堂是定量供應的,孩子們活動量大,常常等不到開飯的時候就餓了。1980年食堂實行敞開供應,一開始,孩子們個個都吃得肚皮滾圓,還連吃帶拿。過了段時間,孩子們意識到,吃不飽的日子過去了,食量才恢復正常。
最讓梁克高興的是,隨著中國人慈善觀念的興起,福利院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人們給福利院紛紛送來許多東西;一些酒店要求孩子們出去吃東西,什麼日式料理、洋式快餐、意大利比薩……孩子們吃了個遍;還有許多人利用節假日來看望孩子,給他們上課、陪他們做遊戲;還有些家庭把孩子接到家裏過年過節、歡度週末,”梁克説,這些年來,他深切地感受到,福利院再也不是被人遺忘、不為人知的角落,而是漸漸成為社會的一個焦點了。
這30年來,國家對待孤殘兒童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梁克説,1984年,民政部要求各地福利院,要完成由社會救濟型向社會福利型,由封閉型向開放型,對待收養人員要由單純供養型向供養康復型的轉變;2004年,民政部又出臺兒童家庭寄養政策和開展孤殘兒童的康復“明天計劃”。
“這使得孩子們不僅身體健康有了更加好的保證,而且能回歸到正常的家庭社會生活中。”梁克説,“未來福利院裏的孩子們會生活得更好。”
責編:汪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