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醫改擴容醫藥市場 部分藥企恐遭淘汰(圖)

 

CCTV.com  2008年10月29日 01:5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  

新醫改提出公眾基本用藥擬國家統一定價 圖/CFP

  10月14日,歷時兩年多討論的《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終於浮出水面。其中,“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成為藥品供應體系的主要政策“落點”。

  為了解決藥品一旦降價,醫院、藥店就難尋蹤跡的怪象,《徵求意見稿》指出,應構建基本藥物整體的生産供應體系,包括生産、採購、配送、定價和使用。

  有專家表示,國家想通過提供給公眾“基本藥物”緩解藥費上漲,用計劃的手法解決窮人看病,用市場的手法解決富人看病。

  在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確立後,新醫改必將對整個醫藥市場帶來擴容,全國基本藥物可能佔全部藥品消費的70%以上,面對這種局面,全國4600多家制藥企業路向何方?

  藥價一降就“蒸發”

  國家發改委要求藥品降價以來,醫院的降價藥銷量明顯減少。某醫院藥劑科的一位工作人員估計,至少少了一半多。

  從1996年起,原國家經貿委開始整頓藥品價格秩序,並下發了《藥品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從1997年起加大了藥品降價的速度和力度。

  “但降了這麼多年的價,老百姓並不買賬,因為他們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疑難病症專家委員會委員趙學銘説,不論哪種藥,只要一宣佈降價,不久就會在市場上消失。

  近幾年,同一種藥品,包裝一換,價格翻兩番,“新瓶裝舊酒”的事在藥企並不鮮見。

  一位消費者無奈地説,以前她經常吃一種叫西米替丁的治胃病藥,一天的藥還不到一元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生産企業將包裝由瓶裝改為了盒裝,價格也飆升至40多元。雖説能吃三天,但價格比以前竟貴了20多倍。

  《市場報》記者日前來到北京朝陽區一家藥店買降價的華法林片劑,規格為2.5mg60,營業員拿出了標價為23.5元的藥給記者。記者質疑:“這藥不是已經降到18元了嗎?”營業員説:“國家規定的降價藥不是這個規格和這個廠家生産的,所以23.5元的價格不變。”

  相比之下,醫院裏限價藥品“變臉”還相對含蓄一點。前幾次降價通知發出後,醫院都會在顯著的位置張貼出詳細的藥品降價清單,但在一些醫生開出的處方中,降價或者限價藥品就會逐漸減少以至消失。某醫院藥劑科的一位工作人員向《市場報》記者道出了實話──自從國家發改委要求降價後,醫院的降價藥銷量明顯減少。據他估計,至少少了一半多。

  一項調查顯示,在某省立醫院,頭孢他啶前6個月平均每月用量為4537支,自降價後的第二個月開始,用量就僅為2400支,下降了47%,由此可見降價與臨床處方使用量之間的關聯性之強。降價藥品難上處方,讓本是“惠民工程”的降價藥輸了民心。

  確保用上“廉價藥”

  國家基本藥物將統一制定價格,由國家實行招標定點生産或集中採購,直接配送。

  在新醫改方案中,為了實現“全民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一項重要內容。同時為了保障基本藥物,《徵求意見稿》給出了解決路徑,即國家基本藥物制定統一價格,由國家實行招標定點生産或集中採購,直接配送。

  所謂基本藥物是指,國家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藥並重”的原則,結合我國用藥特點並參照國際經驗,確定的藥物通用名目錄。

  事實上,國家在1996年就已制定基本藥物目錄,每兩年進行一次調整,在2004年完成最近一次調整後,目錄中已經包括兩千多種藥品。

  有專家表示,在原先的管理體制下,由於相關藥品價格報批部門尚無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每個藥品的生産成本,所以給很多企業以虛報價格的機會。加上企業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錢物對相關權力部門進行公關,這就使得藥品在未上市之前,身價已有所抬高。現行的藥品招標制,雖然其出發點是好的,但執行中往往容易滋生腐敗。這就使得《基本藥物目錄》自製定以來,一直未得到有效推行,企業無生産動力,甚至形成了市場上廉價藥供應緊缺的狀況。

  南京市2004年第一批集中招標採購藥品價格實施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件怪事:物價局公佈的幾個降幅達90%以上的藥品在醫院的藥房裏根本找不到,很多藥品還不同程度地漲價,有的漲幅居然高達1400%。

  中標的“廉價藥”哪兒去了呢?一家醫藥公司的負責人向《市場報》記者透露,用“變臉藥”替代中標藥品,在近幾年的招標中屢試不爽。由於國家多次降價,造成招標藥品的水分越來越少。賺得少了,不僅醫院不願意進中標的藥品,廠家也不願意繼續生産。所以藥商和醫院就聯合起來,“尋找”替代品來讓中標藥品“人間蒸發”。

  這種所謂的“替代品”無非就是在原有的藥品裏添加溶酶,把針劑變粉劑、改變包裝、改變分裝的劑量或者把通用名改成一個比較“洋氣”的商品名,重回市場。當醫院用完了之前購進的藥品,再向藥商進貨的時候,“發現”這種藥已經沒有了,只能選擇這個廠家另一種規格和劑型的藥品或者別的廠家的藥品,而這種藥品的價格當然要比中標的藥品高多了。

  面對著這些越招越貴的“廉價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可借鑒煙草專賣的方式,通過建立專門的藥品專賣制度等形式來控制藥品銷售渠道,改變藥品完全市場化運作模式。只將生産交給市場,鼓勵藥品生産企業的自由競爭,但從制度上規避藥品生産企業、藥品經銷商與醫院的直接聯絡。

  《徵求意見稿》也給以後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指明了方向:合理調整政府定價範圍,改進藥品定價方法,利用價格杠桿鼓勵企業自主創新,促進國家基本藥物的生産和使用。對新藥和專利藥品逐步實行上市前藥物經濟性評價制度。對仿製藥品實行後上市價格從低定價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

  普藥市場將擴容

  醫藥行業洗牌在即,不能成為基本藥物指定生産基地,又沒有研發實力和獨創産品的企業將被淘汰。

  在實際操作中,如果醫院不使用基本藥物,那麼無論基本藥物採取何種生産供應體系,其所有政策目標都會落空。因此,如何保證醫院使用基本藥物成為其關鍵環節。

  《徵求意見稿》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全部使用基本藥物,其他各類醫療機構也要將基本藥物作為首選藥物並確定使用比例。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體系藥物報銷目錄”,並且,報銷比例明顯高於非基本藥物。

  看來“廉價藥”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天地。業內人士表示,全國基本藥物可能佔全部藥品消費的70%以上,新醫改必將對整個醫藥市場帶來擴容。而擴容之後,最先受益的還是中低端市場。

  河北省某知名制藥企業的負責人告訴《市場報》記者,按照2020年前建立全民醫保的目標,屆時將覆蓋90%以上的城鄉居民,有12.8億人將享受醫保帶來的好處,預計醫藥市場將大大擴容,應該在千億以上。國家將大力發展社區醫院和新農合,為大部分人提供一般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診療服務,因此普藥需求量將擴大,這類藥品價格低廉、療效確切、市場需求大,相關普藥生産商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另外,中藥的市場份額也將繼續擴大。在首批社區農村用藥基本目錄和即將出臺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中成藥品種佔到了相當的比例。隨著國家扶持力度的加大,優質中成藥市場份額將繼續擴大,中藥行業優勢企業將迎來更大發展。

  這位負責人還向《市場報》記者透露,目前,醫藥企業必須確定自己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的定位和戰略選擇。基本藥物的生産,將逐步集中于為數不多的大型藥品生産基地。那些沒能成為基本藥物指定生産基地,又沒有研發實力和自己獨特品種的企業,將很快被淘汰,中國醫藥産業的格局將發生重大變革,大規模兼併重組和洗牌在所難免。

  目前,我國市場上流通的藥品多達上萬種,擠進“基本藥物目錄”,意味著將為企業直接帶來一塊10億人的市場。同時也意味著企業喪失了對價格的決定權,企業必須擁有規模化生産以降低成本。

  一位制藥企業的內部人員告訴《市場報》記者,在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確立後,全國4000多家制藥企業中想進入基本藥物定點企業的,必須通過大規模生産,嚴格控製成本,壓低價格空間,同時必須保證質量可靠。按照有關要求,通過減少流通環節、直接配送等方式送到社區和農村。

責編:王旭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