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封口費”事件曝光內幕

 

CCTV.com  2008年10月28日 07:1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9月25日傍晚,網名為“天馬行空”的戴驍軍與網名為“直播山西”的同行驅車前往霍寶幹河煤礦。

  眼前的一幕讓在新聞行業幹了20年的戴驍軍嘆為觀止:十多間辦公室,坐著一群群正在閒聊的“記者”,過道上擠滿了排隊的人。

  經現場觀察,戴驍軍發現,前面經過兩道登記程序後,三樓辦公室還有一群人圍著一張辦公桌再次登記,然後拿著紙條到另一間辦公室“辦事”。來訪者依次履行這道程序。在另一間辦公室,他見到了聽聞已久的“封口費”發放現場,“眾人排隊,一人點錢”。

  這名新聞老兵在三層樓梯口把相機從包中取出,裝上廣角鏡頭與閃光燈,設置自動對焦檔。18時48分,他來到一間六七人圍著登記的辦公室,“咔嚓咔嚓”連拍兩張照片,就迅速退到過道,對著排隊的人群又是咔嚓幾聲連拍三張。

  僅用一分鐘時間,他就跑到辦公樓大廳進門登記處,一隻手抓到桌子上的“山西霍寶幹河煤礦有限公司辦公樓來客登記薄”猛翻,另一隻首握住相機猛摁快門,還未等一旁的保安緩過神來,四張登記名冊已然變成了圖片證據。

  煤礦辦公大樓前,泊滿了各路“記者”的汽車。戴驍軍先是叮囑“直播山西”發動汽車,自己則在幾十秒鐘之內提著相機飛奔至停車位,對著幾輛標誌顯著的汽車一陣狂拍,就那麼一會兒,他又拍下了5張照片。

  此時,天空正下著小雨,戴驍軍隱藏在暗處仔細觀察,儘管天已黑,卻仍不斷有來訪者在辦公大樓的登記處登記上樓。19時02分,幹河煤礦辦公大樓前的照片被拍下。19時07分,戴驍軍最後拍下霍寶幹河煤礦有限公司外景,隨即登車絕塵而去。

  上了公路後,他倆沒有原路返回,而是先往南開,朝臨汾方向跑了一段再拐進一個村莊,躲了一陣子,因為他們擔心煤礦方面進行半路追車或攔截。緊接著,他倆繞道幾十公里鄉村道路後,上高速飛奔太原。此段行程共計3個多小時。

  返回省城,兩人深怕夜長夢多,趁著情緒激動,趕緊整理文字稿件。

  在霍寶幹河煤礦時,現場這麼多“記者”,戴驍軍一個都不認識。他仔細查看照片上的登記表,39家登記來訪的媒體大部分是經濟類、科技信息類報刊社,以及法律、安全、財富類週刊。其中山西某日報登記3人,某某消費導報兩人、某財富雜誌兩人。還有一些聞所未聞的“經濟電視臺”、“社會報”、“科技報”、“網絡報”,等等。此外,辦公樓前還停有一輛北京牌照的某電視臺“安全現場”欄目的越野車。

  戴驍軍甚至在這裡見到了一位西部時報的“同事”趙某,不過他説,該報駐山西記者站只有3個人,根本不知道此人是從哪來的。

  面對本報記者提供山西某日報的3個姓名時,一名在該報工作10餘年的老記者説他從沒聽説過。這名記者説:“礦難發放‘封口費’在山西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出事礦主面對魚目混珠的場面,不管是新聞出版總署頒證的真記者還是拿著媒體內部工作證的來訪者,一律憑證登記”。

  在多家新聞單位的工作經歷告訴戴驍軍,此類新聞在傳統的紙質媒體沒有辦法刊發。“封口費”儘管大家聽説多年,偶爾有一些只言片語見於報端或網絡,但一直沒有“一圖勝千言”的組合式報道。

  9月27日晚上,他在“直播客”網站實名註冊,並在當晚23時59分把一張圖片與一篇文字稿發至網絡。起初波瀾不驚,可後來隨著轉帖網站的增多,影響日益放大,“點擊率達2000次,留言150多次。”

  國慶長假期間,這個實名發帖者不斷被要求追加照片。他把圖片縮小,並對照片上一些面孔以及相關簽名字跡進行處理,只把登記的“找人信息”與進出企業時間公布於世。

  沒過幾天,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直播客”在未通知他的情況下,自行刪除帖子。戴驍軍説,這家網站甚至以作者版權的名義要求轉載網站刪稿。網站向網友解釋是來自“上面”的壓力。

  戴驍軍回憶説,《霍州霍寶幹河煤礦為瞞礦難狂發“封口費”》圖文並茂地出現後,很多網友紛紛留言表達自己的看法。一個自稱是某網站的女工作人員從北京來電與他溝通後,建議上傳更多的資料,儼然十分支持。聽從這名女士的安排後,戴驍軍的博客文章與圖片被網站放到了首頁的曝光臺,並與“直播山西”的作品《霍州霍寶幹河煤礦,再為礦難瞞報當“楷模”》一起直播。不久,一位自稱是某網總監的男士用手機聯絡,核實材料後稱受到上面的壓力,甚至網站有被停的風險。

  此後,轉載這些作品的網站,打不開網頁的越來越多,戴驍軍意識到,作品被刪除或屏蔽必有隱情。他不斷地在網絡上發言:“在礦難發生後,是抵擋不住利誘,違背良心去排隊領取‘封口費’,還是繼續深入調查取證,冒著生命危險將真相大白于天下?”

  每天下班一回家,他與“直播山西”就分工合作,分頭在家中電腦前,不斷註冊新網名,在鳳凰網、人民網、民生新聞網、網易新聞論壇、搜狐社區、西祠衚同等地傳播信息。

  中國青年報記者曾致電首發戴驍軍稿件的網站,被告知沒有此人任何信息。

  本報太原10月26日電

責編:汪蛟龍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