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醫改意見發佈,記者第一時間找到中國衞生總費用課題組負責人、《醫療改革綠皮書》主編、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杜樂勳做了解讀。他表示,新醫改意見還只是個框架性文件,深化醫改將是個漸進過程,需要較長的一個時期實現醫改目標。
醫改需要慢慢協調
記者:您看到文件後的第一感覺是怎樣的?是不是覺得現存的一些醫療衞生問題馬上可以得到解決了?
杜樂勳:這個文件給我的第一印像是,和十七大報告提出的新醫改思路一致,依舊是把四個方案分開,包括公共衞生、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和醫藥流通及定價機制。
第二個感覺是,深化醫改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醫改方案不是個一蹴而就的方案,需要慢慢來協調進行,需要較長的一個時期,才能達到方案制定的目標,無論是老百姓還是方案的具體操作者,包括媒體,都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醫改需要配套改革
記者:我們知道,醫改因為涉及內容駁雜,一些問題數年來沒有得到解決,這個新醫改意見對一些老大難問題的解決是否有一些實質性的幫助?
杜樂勳:這個文件中提到的內容,有些是觸動體制機制的根本問題,比如醫院改革中的管辦分離,建立醫院法人機制。雖然這些方針早就提出來了,但事實上沒有任何推動,主要原因就是這些改革不只是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的問題,需要其他的改革配合,例如財政體制改革來配套完成,有的甚至觸及了行政體制改革的內容,不是目前一時就能解決的問題。但這些內容也要作為改革的重要內容提出來。
其次,方案在具體闡述了四大框架的操作細節後,提出五方面當前要重點推進的工作,這五點可以被當作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分別是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這五方面的工作,並不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根本措施,而是這些問題在方案公佈前,各地進行的試點已經比較多,經驗比較豐富,是比較易於解決的問題。把這些工作確定為整個醫改的先期任務,有助於整個方案的推進。
再次,從目前的方案所用詞彙來看,一些詞彙的含義模糊不準確,在框架設計上,例如藥品定價機制和藥品購銷體制事實上應該是藥品體制中的內容,而由於目前這兩個內容由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門管理,因而分開單列,可以在框架上再考慮。
意見框架性説法較多
記者:您覺得這個文件可操作性強不強?有沒有仍然需要補充的東西?
杜樂勳:從整體上看,這個文件強調了醫療機構的公益性,用大篇幅講了投入的問題,增加政府投入,這是解決公益性的根本問題。與目前的實際情況相比,文件裏的意見方案是一個政府財政投入會增加較多的方案。
從操作性上看,目前這個意見方案的可操作性並不是很強,還是框架性的説法較多。如果實際操作起來,難度比較大的應該是大醫院改革。事實上,醫院法人制,就是院長不能再由行政管理部門衞生局來任命,而是要由出資人機構來任命。這個出資人的組成要包括利益相關成員,甚至社區居民,目前美國和西歐的大醫院都實行的是這種體制,也是我們這次醫改的一個方向,但在現實實施中,會因為觸動各方利益而阻力較大,需要改革實施者花大力氣來推動。(記者 劉薇)
責編:汪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