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尋訪那人那事)一個邊境小鄉的30年巨變
新華網烏魯木齊10月14日電(記者王大霖)新疆皮山縣瑙阿巴提塔吉克民族鄉,是人口較少民族塔吉克族世代居住的深山小鄉,如今,這個如世外桃源般美麗的地方,也“述説”著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變化。
64歲的塔吉克族老人阿不都卡德爾?托克遜感到過去遙不可及的城市,如今對大山深處的塔吉克族村民來説似乎變近了。光是交通、通訊等方面的變化,就讓老人感觸很多。
阿不都卡德爾?托克遜説,由於這裡地處深山,過去通往山外的道路凹凸不平,到縣城一次,近70公里的路程一般都要走8個小時,如今只需1個小時就到了,早上去縣城辦事,中午就可回來。
他説,如今全鄉人口882人,已有三分之一擁有自己的移動電話,很多塔吉克族牧民在放牧時也攜帶手機,有空閒就可與外地的家人通話。以前,一旦夜幕降臨,整個鄉鎮一片漆黑寂靜,如今家家都有電視,電視劇使人們的生活更豐富了。
記者來到康阿孜村塔吉克族群眾賽帕爾家時,這位55歲的老牧民正在宰羊,兩個小孩則目不轉睛地看電視。賽帕爾説,過去不到節日,他們是很少宰羊的。如今只要家裏有懷有身孕的女人和身體虛弱的病人,他們都會宰只羊為他們滋補身體。
賽帕爾説,今年他家養了150多只羊,還有4頭奶牛,每天都能喝上新鮮的牛奶。近年來,他家每年都有4萬多元的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
據當地鄉政府介紹,瑙阿巴提塔吉克民族鄉成立20多年,過去這裡就像一個小山村,由於地處大山深處,幾乎沒有得到開發,基本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既沒有通電,也沒有自來水,群眾看病就醫和孩子上學較為困難。
目前,這裡已有中、小學各1所,鄉衛生院1所,村級保健站3個,還有文化站、廣播站、獸醫站、農經站、農機站等,為群眾服務的部門都很齊全,這在30年前幾乎是空白。
記者看到,從這裡通往縣城的公路,目前又在重修加寬,以前的砂石小路,不久後將變成寬闊的柏油馬路,這個人口不多的小鄉,出行將變得更為便捷。
責編:汪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