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改革開放30年之農業:幹農活不再全家出動

 

CCTV.com  2008年09月27日 15:4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  

  王文瀾是《中國日報》資深攝影記者。2002年至今一直擔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在過去的30年,他不斷地用鏡頭記錄下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本週專欄呈現的兩幅照片旨在展現中國20年間的某些變化,其中一張黑白照片由王文瀾先生拍自1985年,另一張彩色照片拍自2005年。對於大多數國家的經濟來説,20年通常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對於中國的農民來説,這二十年卻是新舊兩重天。

  過去,種莊稼是一大家子的事情。這項高強度的勞作往往至少需要好幾個人參與其中,各司其職。這樣的狀況延續了祖祖輩輩幾千年。(據考古學家稱,大約7000年以前,長江流域一帶已有人開始種植水稻。)

攝影記者:王文瀾

  然而,這樣的場面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大部分地區仍可以見到。就像這張1985年的照片上看到的一樣:一年到頭,尤其是到了收割季節,一大家子的人都得在田間耕種。甚至小孩子也一樣有差事要做。

  這並不是什麼美妙的田園生活。那個時候,十幾歲的孩子因家中缺少勞力而輟學幫農是習以為常的事情。結果不難猜測,那就是大大地限制了這些孩子在農村以外生活的機會。

  前些年,城裏的教育家還在想,到什麼時候農民才可以被機械或者其他東西從繁忙的農活中解放出來。這樣孩子們就可以上學,可以為更有創造性的工作做準備。

  21世紀伊始,這樣的變化鋪天蓋地襲來。城裏的工作(有時會被發達國家貶低為“苦工”)對農村的年輕人來説,更有吸引力,因此他們當中越來越多的人離開農村去城裏打工。

  一大家子人都在田裏耕作(甚至可以説是在那裏生活)的場景已不再常見,而一人

  打理農活倒成了家常便飯。即使是在農忙季節,農民也只需互相借用(他們一般不説“購買”)勞動力,以收割莊稼、開動農用機械以及建設灌溉工程。

攝影記者:王文瀾

  借用勞動力的部分費用是用他們在城裏打工的孩子們匯回來的錢支付的。到目前為止,這樣的狀況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在農業專家看來,這樣的機制並不安全。中國的農業要真正地實現現代化和高效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養活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這仍然是一個挑戰。

  從下面的一張表中可以看出,中國農用機械的個人佔有率仍然很低。而且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以來,國家的糧食産量是依靠這些數量的農用機械來維持的。中國的經濟學家們正在焦急地期待著農民生産力的提高。

責編:彭偉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