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白瑞雪、孫彥新)30歲的王在,或許是中國參加真空實驗最多的人。除了“航天員系統總體室主管設計師”的頭銜,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模擬航天員”。
真空,是中國航天員將在神七任務中首次面臨的環境。從2004年至今,王在曾先後6次進入低壓艙,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完成了兩項任務:測試艙外航天服在真空中的工作性能,編寫神七航天員的出艙活動程序。
身高近1.80米、健康結實的王在,是通過醫學選拔後成為“模擬航天員”的。但低壓艙裏的真空環境,仍然讓他産生了耳膜疼痛等輕微不適。“跟飛機起降時耳朵的感覺差不多,但低壓艙和艙外服加減壓力的過程比飛機起降更快。”
航天員的培養和訓練,在我國是一件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究竟什麼樣的訓練才是有效的?很多項目,不得不在實踐中一邊摸索,一邊制訂訓練方法。而14名航天員是國家的“寶貝”,不能什麼實驗都讓他們親自去做。因此,中國航天員中心組建了一支特殊的隊伍:“模擬航天員”。
據航天醫學工程總體研究室主任劉偉波介紹,“模擬航天員”由科研人員、教員和鍛鍊員組成,他們的任務是通過實際體驗總結航天員訓練方法,並培養一支滿足任務需求的教員隊伍。
在進入載人航天領域之前,王在是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和國家一級乒乓球運動員。原本作為航天員體育教員招入中國航天員中心的他,並沒有從事自己的專業,而是走上了航天員選拔與訓練的科研之路。
從離心機、轉椅訓練到高空跳傘、海上救生,凡是挑戰生理極限、具有風險的訓練和操作,王在和他的“模擬航天員”同事們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出艙行走,是神舟七號的新課題。在青島的水下“實驗室”,教員們一次次負重進入10米深的水下,每次工作時間長達5個小時。出艙程序和操作規範,就這樣在比地面多出1個大氣壓力的環境中一次次修改、完善。
航天員進行的所有訓練,醫生也幾乎都體驗過。航天員首席醫監醫保醫生李勇枝博士説:“野外生存訓練,我們和航天員一起在大森林裏待了72個小時;跳傘、水面濺落,我們也硬著頭皮往下跳;體驗火箭上升段的振動,我們醫生鑽進模擬器,震得腮幫子又酸又疼。可以説,哪有航天員,哪就有我們。”
對於風險,“模擬航天員”們了然於心。
“每次進低壓艙之前,我都沒有告訴父母,怕他們擔心。”王在説,“不過,他們知道後並沒有責怪我。他們和我一樣,對我們的科研團隊和訓練設備有信心。”
責編:孟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