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視頻]《撼天記》之與命運競走(下)

 

CCTV.com  2008年09月19日 00:0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點擊觀看視頻>>>

    “弗利亞”科學衛星

    商場如戰場。這句話對競爭激烈的國際航天發射市場來説,同樣十分恰當。

    在國際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最具競爭力的以法國為首的歐洲聯合企業“阿裏亞娜”航天公司,為了想長期壟斷國際發射市場,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新型火箭的出現,都相當的敏感。

    中國的對外發射服務開始時似乎相當順利。從1986年1月到1987年的1年時間內,共簽訂了兩份商業發射服務合同、五份發射訂座協議。其中西聯公司提出用“長征三號”火箭發射該公司的“西聯星六號”衛星的意向,並在紐約附近的總部與中方代表簽訂了發射定座協議。

    星箭分離示意圖一

    但西聯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宣佈破産。美國另一家特雷衛星公司立即接過西聯公司的協議。1987年的1月28日,美國特雷衛星聯合公司在北京與中方舉行了正式的合同簽字儀式,並支付了衛星發射訂座費用。

    這是中國發射外星的第一個正式合同。然而特雷衛星公司不久也陷入財務危機。這顆命運坎坷的“西聯星六號”衛星幾經易手,最後為亞洲衛星通信有限公司購買,更名為“亞洲一號”。

    被初戰告捷鼓舞起來的中國人很快就發現,由於外方的各種原因,先前簽訂的那些協議最終大都沒有得到履行。

    最後,只剩下“亞洲一號”衛星的擁有者--香港亞洲衛星通信有限公司和美國的休斯公司還在與中國人斡旋在談判桌上。

    中國航天人已經預感到形勢的嚴峻。如果再沒有一個大的作為,僅靠發射一顆“亞星”,仍然無法擺脫坐以待斃的結局。不甘心的人們在千方百計地尋求再展宏圖的良策。

    星箭分離示意圖二

    結論是,當時在歐美壟斷的世界航天市場,中國的運載火箭要想能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而且只能儘快利用已經成熟的技術研製出新一代大推力的運載火箭,及時補充航天飛機失事後發射市場的“空白”,為中國進入國際衛星發射市場打開一條新路。

    於是,一種新型火箭的構思萌生出來了。黃作義兒時愛畫畫的本事這時派上了用場,其實與其説這是一張圖紙,卻還不如説更像一張國畫。

    “長二捆”的專業名稱叫“長征二號E型”,是在主火箭的箭身周圍捆綁4個助推火箭而成。如同5個車頭同時拉動一列火車,自然力大無比。這一大膽的設想,得到了當時航天總公司劉紀原總經理和國防科工委一些領導的支持。
當時的中國人就是拿著這樣的構想草圖開始了四處“遊説”,進行了一場名副其實的“紙上談兵”。

    于龍淮:“我們那次代表團去的時候,就談了一次。談一次,談得很艱苦。因為怎麼説美國人有點傲,很傲慢。看不起這個。噢,你拿這麼兩張紙就完了,你們有沒有數據,這個數據,提了很多問題。”

    中國繼第一次被退回後又第二次向美國休斯頓公司發了一份關於“長二捆”火箭發射其衛星的非常規範的建議書。這次休斯公司很快便寄來了希望馬上開始合同談判的邀請函。

    星箭分離示意圖三

    1987年9月,成立於三年前的澳大利亞奧賽特公司在悉尼就建立第二代國家衛星通信系統進行招標。翌年6月16日,揭標結果令西方人大大地吃了一驚,美國休斯公司使用中國“長征二號E”火箭發射兩顆HS-601衛星在軌道交付的方案一舉中標!

    1986年底,中國長城公司和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聯名起草了一份題為《建議加速發展“長二捆”運載火箭》的彙報提綱。1987年1月航天部領導作了加強市場開發的決定,並得到了國務院、科工委等各級領導的批准,正式明確宣佈研製長二捆火箭。

    1988年9月2日,美國裏根政府通過其駐華大使洛德向中方提出,按照美國商業法律中的相關程序,只有中、美兩國政府之間完成了關於中國對外發射服務有關協定的談判之後,美國才同意發放把美國公司的衛星運到中國發射的許可證。

    經過兩輪艱苦的談判,中美雙方終於在1988年12月26日先後在華盛頓正式簽署了兩國政府間關於發射服務方面的三個協議。至此,國際航天商務發射市場正式向中國人敞開了大門。

    休斯公司和“澳星”公司之所以選用中國的火箭發射“澳星”,除了信任中國的火箭技術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價格優惠!

    1988年11月1日上午9時,在休斯公司總部大樓第二層會議室裏,長城公司與休斯公司舉行了正式的合同簽字儀式

    美國的“大力神”火箭一次發射的價格為1億至1.25億美元;“宇宙神”火箭一次發射的價格為4000萬至9000萬美元;“德爾塔”火箭一次發射的價格為4500萬至5000萬美元;法國“阿裏亞娜”火箭一次發射的價格為5000萬美元;而中國的火箭發射要價,才只有2500萬美元!

    1988年11月1日上午9時,在休斯公司總部大樓第二層會議室裏,長城公司與休斯公司舉行了正式的合同簽字儀式。前後歷時近5年的談判終於有了滿意的結局,讓昨天還是對手的賓主雙方盡展歡顏。

    簽了合同的中國航天人,承受著巨大的風險。儘管“長二捆”火箭有了部分設計圖紙,可要真正研製成功這枚火箭,談何容易!更為嚴峻的是,從簽訂合同之日起到火箭發射,只剩20個月了!而要研製一枚這樣大的火箭,像美國那樣好的條件,至少也要3年!

簽了合同的中國航天人,承受著巨大的風險

    而這時,與香港公司的發射合同已經簽訂並開始執行,那顆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成為走過幾十年曆史的中國航天第一次為外方發射的衛星。對中國人來説是陌生的衛星,對美國人來講是陌生的火箭,因此這次雙方的第一次牽手,實際上註定了是一次冒險的結合,中國航天只有背水一戰!
 

     

責編:程衝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