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9月18日電(記者 艾福梅)55歲的馬新蘭至今依然守著“韋州回民女子學校”的校名不願改,雖然這所女子學校已經“名存實亡”。如今,這所學校裏跑動跳躍的已不僅僅是女童,380多名學生中近一半是男孩。
“這個校名記載著一段歷史,我捨不得。”剛剛從校長位置退下來的馬新蘭説。
馬新蘭所説的歷史就是寧夏教育發展史。從全力解決回族女童教育難題,到打贏“兩基”攻堅之戰、率先實現義務教育“三免一補”,再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年來,始終堅持“教育當以民為天”的理念,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力求辦人民滿意之教育。
直面“軟肋”,發展回族女童教育
寧夏是中國唯一的回族自治區,其民族教育意義重大。然而由於歷史原因,回族群眾主要集中在貧困落後的南部山區,加之“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回族女童失學、輟學現象曾經十分嚴重。
統計顯示,1958年自治區成立時,回族女童入學率僅為20%,到1991年也不過63%,是我國女童入學率最低的五個省區之一。回族女童教育成為制約寧夏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
要想改變寧夏教育落後的面貌,女童教育是必須啃的“硬骨頭”。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寧夏把回族女童教育作為發展民族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採取多種措施優化女童教育環境,解決女童上學難的問題。
自治區政府投資300多萬元,在南部山區增設300多個教學點,採取靈活的辦學方式,方便因路遠、年齡偏大、照顧弟妹等原因失學的女童入學。成立女童教育促進會,設立女童助學金,每年拿出50萬元幫助家庭困難的女童上學。
寧夏女童教育也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原國家教委在寧夏等四省區28所農村小學開展女童教育試驗研究,在教學內容上與當地群眾的生産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增強了女童教育的吸引力。
“韋州回民女子學校”就是中國西部女童教育的試點學校。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85年8月女子學校恢復招生,首批只有90名學生,3個教學班,6名老師。
為防止學生流失,時任校長的馬新蘭想了很多辦法:一家有3個女童入學後,免收1人雜費;必須照顧弟妹的女生,可帶弟妹一起上學,交給一名老師專門負責照顧……到1998年,學校規模達到頂峰,有12個教學班385名學生。而如今,韋州鎮的女童入學率高達99.3%。
韋州鎮回族女童教育的發展是整個寧夏回族女童教育的縮影。據有關資料統計,到2008年,全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64%,少數民族女童入學率也達到98.8%。
“兩基”攻堅,促義務教育騰飛
見證回族女童教育發展的馬新蘭認為,回族女童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整個義務教育逐漸普及的大環境。她説:“‘兩基’攻堅、‘三免一補’等教育優惠政策的實施,使送女童上學的家庭沒有了後顧之憂。”
寧夏從1994年開始“兩基”攻堅工作,2008年7月正式通過國家檢查驗收。作為一個經濟和教育基礎相對薄弱、農村尤其是山區貧困面較大的少數民族地區,寧夏“兩基”攻堅之難可想而知。
面對巨大困難,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全區上下形成了發展教育是改變落後面貌根本出路的共識,切實把“兩基”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做到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上優先考慮,在投入上優先增加,在重點工程的實施上優先安排。
14年來,寧夏用於“兩基”的專項補助資金逐年增加,先後多渠道籌措“兩基”攻堅資金達27億元,翻建、改建、新建中小學近千所,使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
退休教師隋秀花1956年從上海來到寧夏固原支邊。她説,初來寧夏時,學校“破爛不堪”,教室都是“土臺子、黑屋子”。如今的寧夏山川大地上,一座座漂亮的教學樓、宿舍樓,一個個充滿文化氣息的校園,靜靜地訴説著變化和發展。
“以前我去貧困山區調研,看到孩子們是在透風漏雨的教室裏上課,房子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讓我十分憂心。現在經過校舍改建,學校可以説是當地農村最好的建築。”自治區主席助理、教育廳原廳長蔡國英説。
在改善硬體設施的同時,寧夏還為貧困地區學校大量配置圖書、實驗儀器等教學設備,累計投入1.2億元實現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全覆蓋。有人將現代遠程教育形容成山區基礎教育的“千里眼”:老師們可以通過它下載全國最優秀的課件,學生們也可以通過它實現與外面世界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