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以人為本,抗震救災──攀枝花市地震災區見聞

 

CCTV.com  2008年09月02日 17:3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四川攀枝花發生6.1級地震

  新華網四川攀枝花9月2日電 題:以人為本,抗震救災──攀枝花市地震災區見聞

  新華社記者 海明威 江毅

  8月30日16時30分,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交界地區發生6.1級地震。截至8月31日24時,這次地震已經造成攀枝花市5人死亡、受傷267人,緊急轉移安置群眾6.13萬人。

  地震發生後,攀枝花市各部門及當地社會各界將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迅即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

  目前,該市受傷人員已經全部得到免費救治,受災群眾已經全部得到應急安置,抗震救災工作仍在緊張開展之中。

  “有吃的和住的,比較安心了”

  攀枝花市仁和區大龍潭彝族鄉拉?村,是這次地震的震中所在地。在地震中,該村431戶房屋中30%的房屋完全垮塌,其餘房屋全部成為危房。但由於轉移及時,全村1818名村民中僅有6人受輕傷,目前尚無人員死亡報告。

  記者8月31日下午在拉?村看見,這裡共分佈著7個臨時安置點,受災群眾正在領取方便食品和大米等救災物資,群眾的情緒穩定。

  79歲的彝族老大爺納丙娘,目前居住在拉?村拉?小學的緊急安置點內,他家的4間土房在地震中完全垮塌。

  “幸虧跑得快,但是啥都沒帶出來。這些棚子是昨天晚上8點鐘的時候解放軍官兵來幫我們搭起來的。”納丙娘説。

  拉?小學內的緊急安置點,都是由塑料篷布搭建的臨時居住處。據該村村支書張國勇介紹,這樣的集中安置點目前全村有7個,加上一些群眾自己搭建的臨時安置“棚屋”,已經將全部村民都妥善安置。

  “現在有住的地方和吃的東西,還是比較安心了。”33歲的拉?村村民馬強説。他的2間房屋因地震而垮塌,目前也居住在拉?小學安置點。

  “地震發生以後,書記和隊長就喊我們集中起來,不要再呆在屋子裏頭。”村民錢永輝説。

  據了解,地震發生後,拉?村幹部就挨家挨戶將所有村民集中在一起,躲避余震威脅,並著手搭建帳篷居所,為村民準備了熱飯熱菜,使群眾情緒安定。

  31日下午,在仁和區大龍潭彝族鄉大龍潭村,由武警官兵搭建的17頂藍色帳篷並排而立。

  “現在村裏的老弱病殘都住在這些帳篷裏,而年輕人都住在自己搭的塑料棚裏。”村民小組組長錢永輝告訴記者。

  大龍潭村的房屋多數開裂,在地震當晚所有村民都得到了應急安置。

  在拉?村,地震後全村44名黨員已經緊急成立了黨員服務隊,他們戴著紅色的袖標,穿梭在受災群眾中,為他們提供服務。

  此外,中國移動已經在大龍潭彝族鄉的所有集中安置點內設置了免費電話,供受災群眾報平安。

  震後緊急響應

  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局啟動地震應急預案三級應急響應,並派出工作隊赴地震現場協助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民政部緊急啟動四級應急響應。四川省民政廳工作組當日趕赴災區,並緊急組織調撥救災帳篷、棉被發往地震災區。

  攀枝花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立即啟動了地震應急預案,主要負責人在短時間內奔赴主要受災鄉鎮。

  為搶救傷員,駐攀枝花部隊進入一級戰備狀態,攀枝花軍分區當即組織了600名民兵預備役人員組成應急分隊,攀枝花市公安局調集公安民警、消防官兵2000余人,赴受災地區開展救援工作。

  此外,醫療衛生、防震減災、交通、建設等多支專業救援隊也已在第一時間趕赴受災地區,實施救援。目前,由民政部門調撥的食品、飲用水和1500頂救災帳篷等救災物資已經調運至受災地區並陸續發放到災區群眾手中。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