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21日電(記者李澤兵)北京奧運會女子10公里馬拉松游泳比賽中,24歲的南非殘疾人選手納塔莉?杜托伊特獲得第16名。杜托伊特的舞臺本來只屬於殘奧會,但她以特殊的方式向世界再一次闡述了“參與比取勝更重要”奧林匹克名言的真諦。
連日來,伴隨着奧運體育場館“鳥巢”“水立方”裏一次次潮水般的歡呼,世界紀錄一次次被打破刷新。而震撼我們心靈的,除了這些屬於勝利者的榮耀與輝煌之外,更多的是像杜托伊特這樣的選手,他們展現出的奧林匹克運動中無處不在的人性光芒。
本屆奧運會共有204個國家、1萬多名運動員參加。面對300多塊奧運金牌,絕大多數運動員只能望洋興嘆。而奧林匹克運動的意義不僅僅是爭奪金牌,百年來它將體育運動與文化、教育融為一體,是最富有人文精神的體育盛會,已經成為推動人類追求真善美以及文明進步的偉大力量。
“人文奧運”是北京奧運會的一面旗幟。10多天來,我們看到了各國運動員表現出的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愛護、幫助的精神,看到了體育弱國的運動員表現出的自強與自尊。伊拉克選手曆盡磨難在最後時刻現身奧運會,阿富汗女運動員羅比娜頂替失蹤同伴參賽,他們出現在賽場上參與奧運,這比取勝更重要,比金牌更寶貴,更應該贏得人們的尊重和喝彩。因為在這一刻,他們身上表現出超越自我、超越國界、超越種族的奧林匹克精神,實現了人類精神世界“更高、更快、更強”的飛躍。
每一屆奧運會都有這樣的故事上演,奧運五環也因其閃耀的人性光芒而更加光彩奪目。
責編:孟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