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二十四年風和雨──記中國賽艇奧運首金突破

 

CCTV.com  2008年08月17日 23:3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8月17日奧運專電(記者公兵、冷彤、蘇海萍)贏了,金牌,這是中國賽艇人的第一枚奧運金牌,這是本屆奧運會中國水上項目的第一枚金牌!

  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賽艇隊首次參加奧運會時的女子四人單槳有舵手第八名和男子四人單槳無舵手上第十名,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女子四人單槳有舵手銀牌和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銅牌,到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獲得女子雙人雙槳銅牌,到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獲得女子雙人雙槳銀牌,到2000年、2004年未有作為,再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首枚金牌……

  2008年8月17日,刻入中國賽艇歷史的日子!

  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韋迪説:“今天,女子四人雙槳終於拿到了金牌,這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期盼多少年,兩屆拿到銀牌,這一屆又危險。其實從準備來説,我們不止一個(衝金)點,但我們的目標終於由四個姑娘實現了。”

  “我們實現了中國賽艇史上的突破。”這是金紫薇的肺腑之言。

  “簡直像做夢一樣,”這是唐賓的真實感受。

  “我們將精神集中在每個人能做什麼上,每個人都發揮出自己最強的實力,”這是奚愛華的樸實點評。

  “每個人都集中精神,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只要我們能像訓練中表現的那樣去參賽,我們就能取得好成績,”這是張楊楊的原始動力。

  創新與合作

  “從這個週期組隊開始,中國賽艇始終以創新作為組隊思路,這個週期中國賽艇創新太多了,比如訓練結構上、訓練手段上、訓練監控上等等,創新點每年都有幾個,每年一步一個臺階往上奔。”韋迪説。

  如其所言,中國賽艇隊在隊伍管理架構上就有所創新,在外教伊格爾介入後,隊伍分成單槳組和雙槳組,分別由伊格爾和周琦年擔任總教練,新的架構是對技術的有效整合,成為中國賽艇實現突破的關鍵之一。

  進行創新的前提當然要有更多的合作,中國賽艇隊就有一個強大的科研隊伍,“這個週期我們合作的科技夥伴特別多,比如北大、清華、浙江師大、北體大等高校。不僅有傳統的生理生化監控、生物力學評價,還在操作層面,研製出賽艇專用的實船測試系統,這就可以進一步深入到賽艇實質當中去。對外我們還和慕尼黑工業大學進行了合作。這些合作讓我們的眼界拓寬,了解到一些肉眼看不到的規律。”

  實船測試系統可用來獲取賽艇的運動學、動力學參數,根據這些參數,還可以分析出船體的各種姿態,為賽艇運動的科學訓練提供基礎理論依據和關鍵技術支撐。

  創新還體現在訓練環境上,“我們採用了國際賽艇界不常採用的高原訓練,採用了緊密的複合型的保障團隊。”

  通過每年的高原訓練,中國賽艇運動員在包括測功儀和水上能力上都有了長足進步,這在今年檢驗冬訓效果的春季冠軍賽上得到明顯體現。

  團隊與責任

  女子四人雙槳是一個團隊,中國賽艇隊更是一個團隊,一枚金牌的獲得離不開團隊協作。

  “悉尼和雅典兩屆奧運會,中國賽艇沒有取得什麼好成績,這打擊了中國賽艇人的士氣,”水上中心運動二部部長曹景偉説。

  為此,中國隊在隊伍管理上加強了人性管理,通過向在雅典奪冠的中國皮划艇隊學習逐漸提升士氣。此後,隨著2006年世錦賽拿到3金1銀,中國賽艇開始崛起,這也對提升運動員的士氣起到了很大作用。

  “借此契機,我們對運動員進行正確的引導,比如在奧運會之前我就説,你們是中國賽艇最強的一代。當然,在提升他們士氣的同時,我們也會讓運動員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曹景偉説。

  另據教練曹棉英介紹,雖然中國賽艇雅典奧運會成績不佳,但原來的教練班子並沒有大的調整,“應該説90%多都是那時候的教練,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向皮划艇學習,讓外教介入進來”,這無疑保持了隊伍的完整性和延續性,“同時我們在工作有很大的空間”。

  正是由於有這樣一個團隊,中國隊員的責任感也在不斷加強。“在奧運會比得不盡如人意之後,中國隊員的責任感讓他們覺得一定要為中國隊拿到金牌,”曹景偉説,“李勤和田靚就是這樣,太想要(這塊金牌)了,但是卻沒有把握好。”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