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開幕。由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指導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節目中的核心部分──《美麗的奧林匹克》,全部內容圍繞一幅“中國古代畫卷”卷軸的開啟展開。 中新社發 任晨鳴 攝
8月8日晚上,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鳥巢盛大舉行,開幕式上宏大的中國文化展示給全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文藝表演最後一節《夢想》將開幕式推向了最高潮。這個巨大的“球”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它到底怎麼藏在地底?又怎樣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升上來?記者在文藝表演後專訪了開幕式技術總監侯軍祥和溫慶林兩位工程師。
疑問一:升起的五環怎麼能瞬間出現?
侯軍祥總監告訴記者:“其實這個五環是由LED燈組成,也就是可發光二極管,總共用了4萬多個高級二極管,組成了這樣一個36 12.5米的巨型五環。實際上它提早升上了半空,並在瞬間通過感應元件點亮。於是在兩邊的觀眾就以為,五環是瞬間出現的,其實是燈光的效果。到最後五環突然立起來了,也是這樣的原理。”
疑問二:巨型畫卷是怎麼轉動的?
溫慶林總監介紹:“一張紙、一個大屏幕、一個五環、一個地球是開幕式的四大重點,這四個重點由兩個畫軸串聯成,必須把他們有機融合在一起才能串起整場開幕式。從觀眾的角度看這兩個畫軸在美麗地轉動著,實際並不是這樣的,它們根本沒有旋轉,只是平移,像兩扇門一樣。為了造成旋轉的效果,技術人員通過不同線束在不同狀態下發光的原理,用LED燈漸次熄滅和點亮的原理,製造成旋轉的效果。同時,為了達到更加逼真的效果,畫軸裏面的木芯確實是在轉的,這就減輕了負載的重量。”
疑問三:地上的畫紙真的是紙嗎?
溫慶林告訴記者:“地上的畫紙直徑2米,長度76米,它其實真的是一張紙,只是經過了特殊的處理,它是自帶蓄電池的,能自動打開、關閉。舞蹈藝員確實在作畫,是通過特製的墨和塗料在白紙上面畫,第一次是畫水墨山水畫,第二次是小朋友涂上彩色顏料,其實到這裡大家以為畫完,並不是這樣的,在入場儀式中,通過來自全世界205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留下的腳印,它會聚了世界上最斑斕的足跡,象徵了中國與世界的完美融合。它絕妙地聯絡到了最後的點火儀式。”
侯軍祥説:“畫紙加上兩個畫軸,組成了長147米、寬36米,總面積3240平方米的三維大屏幕。它是一個巨大的透明發光體,再結合上人、景、物成為大家看到的大屏幕。”
疑問四:巨球是怎麼升上去的?
開幕式最後的巨型球是整個儀式的亮點。説起這個球,溫慶林的解密讓人吃驚,原來“球”根本不是“球”,它是用特製鋼絲連接成的環,或者説是一個巨型燈籠比較合適。
“這個球我們叫它‘九環球’。它總共有9個鋼環,環與環之間其實是細網狀的特質鋼絲相連。在地上的時候它就是一串鋼絲串起的環,只有拉到空中完全展開了,它才是個球。球體直徑18米,空間從上到下分為5個層次。”
侯軍祥表示,這個鋼絲球其實不是最難做的,難就難在怎麼把地面上的載重物迅速移開。
“地下只有3米的空間,上面有50噸的荷載。要在不到8分鐘的時間裏全部撤掉,是難度最大之處。在這個17米的基坑裏,不能用機器只能用人手,大約100個工作人員把上面的道具蓋上,設計成10塊拆開。然後要保證以每秒鐘0.5米的速度,讓‘球’體從基坑-6米處升上來,總行程30米,在1分鐘內升到位。”
侯軍祥説:“九環球能在最後環節感動全世界,將地球是我們的家這個信念傳遞給世界上每一個人,讓世界變成一個大家庭,應該説背後的技術手段和最後達到的效果是空前的、是完美的。不枉所有工作人員花了3年的時間完成。”
溫慶林説,在開幕式上升起的這個巨球是歷次綵排和演練中最成功的一次,絕大部分工作人員在看到效果如此成功後都激動地哭了。
奧運特派報道組 張昊 殷小平 刁勇 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