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
中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計劃今年10月擇機發射。神舟七號飛船總設計師張柏楠説,和“神六”相比,“神七”最大的變化有三:一是執行航天員出艙活動;二是飛船滿載,三名航天員最長飛行五天;三是飛行期間要進行一些衛星通訊的新技術試驗。
軌道艙裏將新添氣閘艙
神舟七號作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二期首次飛行,航天員空間出艙活動將成為最大突破。專家們制定了有害氣體控制等30多項出艙期間的應急預案,保證航天員安全。
為了讓航天員順利進入太空,“神七”軌道艙設計了一個“夾層”──“氣閘艙”。神舟七號飛船總指揮尚志介紹説,太空中是真空狀態下,要出艙首先要把軌道艙裏的壓力泄放掉,這樣內外壓力平衡,艙門才能打開,航天員才能出得去。航天員從太空返回航天器後先要“升壓”,其原理類似潛水員進出正在深海中的潛艇。因此,航天器上必須有一個設施具有“泄壓”功能和恢復功能。氣閘艙將由兩道門組成:航天員穿好艙外航天服把第一道門關上,後把第二道門打開,這樣便能夠保證原來的艙裏的氧氣和壓力。而回來的時候也一樣,航天員必須分別經過這兩道門。
氣閘艙位於返回艙的上方,與軌道艙連接。航天員進入“夾層”後,就會通知下面的航天員將“夾層”的門給嚴密地封閉上。換上太空行走的航天服後,放掉“夾層”裏的氣體,打開艙門後,航天員就可以到軌道外面,進行“太空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