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災難擋不住奮進的腳步

 

CCTV.com  2008年07月12日 10:5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5月19日,北京八達嶺長城遊覽區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遇難同胞下半旗誌哀。 新華社記者 劉浦泉攝

  新華網成都7月11日電 題:災難,擋不住奮進的腳步──寫在“5?12”汶川大地震兩個月之際

  “新華視點”記者 宋振遠、陳二厚、張先國

  漢旺廣場的塔鐘,永遠定格在5月12日14時28分;

  北川縣城廢墟上的挂鐘,仍在“嘀嗒嘀嗒”走個不停。

  時間沒有停滯!震後兩個月,災區處處可見從頭再來、重建家園的堅毅身影。

  生命大救援,閃耀著生命至上、不屈不撓的人性光輝;

  災後大重建,貫穿著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發展主線。

  為了災區的美好明天,我們萬眾一心。

  重建決策“路線圖”──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的生動寫照

  5月26日。胡錦濤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震後僅半個月,政治局就作出了加快恢復重建的部署。

  就在前一天,胡錦濤總書記到河北廊坊考察過渡房生産情況。與此同時,溫家寶總理在四川災區調研受災群眾安置和恢復重建工作。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兩個月來,中央領導到災區現場和生産一線“穿梭辦公”。來自基層的呼聲建議,凝聚成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

  中央政治局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一項項重大決策及時作出。

  22次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會議,一項項搶險救災、恢復重建的措施果斷發佈。

  恢復生産,重建家園,這是中華民族面對巨災的宣言。

  以人為本,尊重科學,這是責任政府冷靜理性的抉擇。

  “堅持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尊重科學。”7月3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做好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三個尊重”是放眼長遠的打算,更是標本兼治的策略。

  “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災後恢復重建的主要任務,使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生産條件達到和超過災前水平。”

  這是一項莊嚴的承諾,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恢復重建,法制“領路”──

  震後14天,國務院法制辦接到緊急任務:為災後恢復重建立法。“完全沒有想到,會這麼快開始立法規制。”熬了15個不眠之夜的起草小組成員王振江説。

  歷史將會銘記這部特殊的條例。6月8日,溫家寶總理簽署國務院令,發佈《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這是我國首部針對一個地方震後恢復重建的行政法規。

  一部“汶川條例”,九章八十條,從過渡安置到重建規劃,清晰界定了政府的任務和責任。

  一部“汶川條例”,彰顯法治力量,體現人文關懷,貫穿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王振江説:“災後現場清理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對這樣的細節,溫總理都有過明確指示。”

  制度動員,合力支援──

  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6天后,《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印發,吹響了恢復重建的“集結號”。

  “一省幫一重災縣”,19個省市分別對口援助18個四川受災縣市和甘肅、陜西兩省受災嚴重地區。

  “遼寧有44個縣,安縣就是第45個縣,我們一定要把重建安縣當成自己的事幹好!”遼寧省有關領導如是説。

  “你們需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山東承諾三年支援北川重建100億元。

  正如海外媒體所説,中國制度體系顯示了強大的賑災“動員能力”。“這是迄今為止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擬的。”

  在慶祝建黨87週年前夕,胡錦濤總書記總結提出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

  短短24個字,彰顯了民族精神的昇華和時代精神的凝聚!

  多難興邦,多難礪黨。兩個月來,黨和人民正是靠著這一偉大精神,贏得了抗震救災的重大階段性勝利。

1/6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