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藍色迷彩耀災區──記海軍抗震救災第一醫療隊

 

CCTV.com  2008年06月19日 08:5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專題:抗震救災英雄譜

  汶川大地震,吹響了生命救援集結號。海軍黨委第一時間決定派醫療隊馳援災區。5月12日深夜,海軍首支醫療隊接到出征命令,47名醫學專家和7名帶隊領導幹部,成為最早成建制在抗震救災特殊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白衣戰士。

  北川城開設第一所野戰醫院

  5月13日上午,京郊某軍用機場,54名醫療隊員衝上天空。飛抵成都後,他們先急赴安縣,再轉綿陽,支援已苦苦支撐30多個小時的綿陽市中心醫院。

  5月14日下午,海軍醫療隊奉命挺進北川。突入縣城後,因手術設備運不進來,救治工作一時難以展開。帶隊的海後衛生部副部長殷明、海軍總醫院副院長錢陽明等領導一合計,決定兵分兩路:除3個醫療小分隊進城救人外,其餘20多人組成應急保障分隊,千方百計把藥品和設備運進城。

  一邊是斷路,一邊是懸崖,要靠肩扛手抬把一所野戰醫院數噸物資器械運進城,談何容易!然而,絕地險境擋不住白衣戰士的腳步。20多名男軍醫、女護士負重沿著懸崖上方的羊腸小道一路攀爬,頑強前進。

  防疫軍醫王曉東一腳踩空,身體失重滑向懸崖,幸虧被一棵小樹擋住,他爬起身接著上路。走在隊伍最前面的藥學博士史成河,患有嚴重腰椎間盤突出症,負重攀爬中每走一步都痛得鑽心,幾次累得虛脫,醒來後仍衝在最前面。

  3公里路,連走帶爬來回一趟要1個多小時,20多名醫療隊員人人走了5趟。每一趟,都是踩著生死線、穿越鬼門關,每一個人的肩背都磨破了皮、勒出了血印。就這樣,硬是將一座野戰醫院“背”進北川縣城!

  此後三天三夜,海軍醫療隊員不眠不休,先後救治重傷員92人,展開手術77台,並對8000余平方米的災區環境、5000余名救災官兵和群眾進行了防疫消毒。

  廢墟裏完成第一例截肢手術

  “叔叔,我是不是很勇敢?”這是北川縣曲山小學四年級學生李月被海軍醫療隊救出後説的第一句話。小李月埋在廢墟下65個小時,左腿被樓板橫樑死死壓住。更讓人揪心的是,在她身後仍有4名被埋的孩子還活著!

  要救李月,只能截肢。然而,據在場親戚説,小李月是北川城小有名氣的“芭蕾女孩”,失去一條腿,對她是何等殘酷!為慎重起見,海軍醫療隊骨科醫生何?幾次爬進廢墟觀察,確認小李月左腿已完全壞死,才決定在廢墟中實施截肢!

  麻醉、截肢、止血……僅僅用了10分鐘,災區首例廢墟上的截肢手術順利完成,李月從地獄重新回到人間。

  入夜,浩劫後的北川城陷入黑暗。救援人員抬來發電機,準備連夜施救,廢墟上亮起了全城唯一的一盞燈光。7名海軍醫護人員守護在廢墟旁,為挽救生命苦苦守候。

  淩晨4時許,3名女孩終於相繼獲救。護士長謝倩從懷裏取出焐熱了的輸液瓶,帶著白衣天使愛心和溫情的藥液緩緩流入孩子寒冷的身體。

  余震中完成第一例國際合作手術

  5月17日下午,海軍醫療隊奉命撤出北川,再次駐戰綿陽。54名醫療隊員征塵未洗,又投入新的戰鬥。

  5月25日,綿陽市中心醫院手術室,一台“髖臼骨折切開內固定”手術正在進行。這是一台高難度手術。手術前,英國利茲醫療隊隊長阿薩德和海軍博士軍醫張超商量治療方案,談到手術地點,張超沒有絲毫猶豫:到11層去,那裏有當地最好的無菌手術環境!然而,那間位於11樓的手術室,已在地震中嚴重受損,外墻開裂,選擇在那裏手術,意味著巨大的風險。

  果然,手術進行中,青川發生6.4級余震,整個大樓劇烈搖晃一分多鐘。置身險境的張超鎮定自若,從容地完成由他主刀的手術。他的果敢和專業,給英國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後,海軍醫療隊與英國醫療隊多次合作,雙方在救死扶傷中建立了深厚的戰地情誼。利茲醫療隊隊長阿薩德由衷地説:“與很專業的中國軍醫共事,令人愉快而難忘。”(徐鋒 鐘魁潤 馮春梅)

責編:張仁和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