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決戰隴原──甘肅省黨政軍民抗震救災紀實

 

CCTV.com  2008年06月14日 09:2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五月二十二日,蘭州軍區某紅軍師工兵營戰士在甘肅省境內的嘉陵江搶險。 呂建榮攝

  一面裂縫密布的墻,一個停擺的掛錶,定格了一個令人揪心的時刻:14時28分。就在那一刻,隴原大地山崩地裂,黃河母親含淚悲鳴;就在那一刻,百萬房屋轟然倒塌,三百餘生命黯然殞滅;就在那一刻,黨政軍民雷霆出擊,眾志成城決戰隴原!

  絕地反擊,黨政領導靠前指揮

  “您是陸書記?”5月13日10點左右,文縣范壩中學副校長郭煥鵬拿著話筒,很是吃驚。電話那頭,正是匆匆趕赴隴南災區的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為了了解文縣的災情,陸浩親自用手機打通了這個電話,並自報家門。

  甘肅的重災區在隴南,隴南的重災區在文縣。文縣與四川省青川縣僅一山之隔,雞犬之聲相聞。地震發生後,文縣交通、電力、通訊中斷,成為“孤城”。縣城電話打不通,陸浩要求盡一切辦法聯絡各個鄉鎮。此時,文縣只有范壩中學校長許偉從教學樓裏搶出來的一部電話是通的。13日到14日,陸浩打來4次電話。許偉説:“陸浩書記詳細詢問了范壩的災情,並告訴我們要沉著,及時展開自救,救援部隊會盡最大努力搶通道路,趕赴災區。”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甘肅省10個市州70個縣區。截至目前,地震造成129萬戶、526萬人受災,因災遇難人員365人,受傷10158人,倒塌房屋13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507億元,僅次於四川。地震當天,省委書記陸浩和省長徐守盛作出批示,要求立即派出工作組,指導幫助隴南市全力搶救傷員;動員市、縣、鄉鎮幹部深入基層,幫助解決最急迫的生計問題。省政府啟動了地震應急預案,副省長陸武成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連夜趕赴災區。

  “早知有隴南,何必下江南”。素有“塞上江南”之稱的隴南,在這次地震中變得滿目瘡痍。5月13日上午,陸浩率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趕赴隴南,並採取了請調部隊支援、請調直升機支援、增調醫療隊等應急措施。5月14日,記者在隴南看到,一名名傷員得到救治,一頂頂帳篷在空曠地支起,救災在有序進行。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指揮下,受災地區的黨員幹部無聲地站在了陣前。其中,隴南市委、市政府9名市級幹部帶隊分赴一線,10054名市縣鄉機關幹部被派往3108個受災村,3000多個基層黨組織快速出擊,10萬黨員衝鋒在前。

  “我們必須當好全縣受災群眾的主心骨。群眾都在看我們,我們不能倒,要讓老百姓從我們身上看到希望!”文縣縣委書記徐世林説。地震當天,該縣100名幹部自帶乾糧和手電筒,徒步趕赴全縣20個鄉鎮。

  紅紙告示貼在墻上,定心丸吃在百姓心裏。康縣陽壩鎮“10個到位”立即啟動──組織領導到位、群眾疏散安置到位、傷員搶救護送到位、道路搶修疏通到位、救災物資調運儲備到位、群眾生活安排到位、電力和通訊設施恢復到位、災情摸底上報到位、安全隱患排查到位、災後重建工作措施到位。鎮黨委書記范登奎、鎮長王碧雲將受災群眾和900多名學生疏散到安全地帶,把兩名危重病人轉到陜西漢中搶救。群眾説,陽壩有一個震不垮的鎮黨委。

  生死之間,孤城營救全面展開

  “國道212線嚴重塌方!”“省道206線交通中斷!”汶川大地震造成甘肅境內8條國道、25條省道、28條縣道、71條鄉道、1251條村道交通中斷。記者在文縣高樓山看見,像轎車一樣大的巨石滾落在路邊,像雪崩一樣的泥石衝下山崖,有一些車輛被落石砸中,車毀人亡。

  出征!出征!甘肅省交通廳緊急抽調隴南、甘南、天水、定西、平涼、臨夏、蘭州總段機械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搶修。5月13日18時,武都至文縣的道路被搶通,文縣“孤城”突圍!22日18時,軍地聯手搶通了文縣最後兩條通村公路。至此,全省所有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被搶通。

  在災區,白色象徵著生命。“能多救一個人,就多救一個人!”甘肅省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郭士方的話代表著醫療隊員的心聲。他在兩天內為6位傷員做了手術。地震當晚,甘肅省人民醫院組織了由14名專家和醫護人員組成的抗震救災醫療隊從蘭州出發。

  “穿越生死空間,只為燈火燦爛。”地震造成隴南電力供應中斷,1242個行政村近20萬戶城鄉居民無法用電。甘肅省電力公司派出33支、2531人的搶修隊伍,幫助隴南災區搶修受損電網,並從寧夏、青海、新疆、蘭州、白銀、甘南等地調來7台發電車和25台發電機,日夜兼程運往無電的偏遠鄉村。隴南供電公司則連夜組織搶險隊,趕赴文縣、碧口、武都、康縣、成縣,10天之內全省災區全部恢復通電。

  地震後災害天氣頻仍。甘肅省氣象局副局長岳虎告訴記者:“地震發生後,蘭州中心氣象臺每天與中央氣象臺、相關市、縣臺站進行天氣會商,共發佈各類地震專題天氣預報187期,其中嘉陵江堰塞湖專題預報33期,開展了蘭州空軍救災物資空運的氣象保障服務,每天發佈‘帳篷溫度’預報和火險等級。”

  赤膽忠心,五千將士克難攻堅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地震發生後,蘭州軍區某集團軍成立了由何清成軍長、劉雷政委任組長的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建立了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某紅軍師金剛鑽團、鐵錘子團、師直屬隊和某高炮旅共14個營、59個連隊5050名官兵,在隴南和甘南5個縣區的38個鄉鎮執行抗震救災任務,軍旗在災區獵獵飄揚!

  士官唐碧在5月17日的日記中寫道:“上午走了兩個小時的水路,率先到達范壩鄉。映入眼簾的是倒塌的房屋和一群手足無措的鄉親。他們看到我們的時候,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淚,有一個老大爺還當場跪了下來。我們分成了三組,一組挨家挨戶搶救糧食和被廢墟掩埋的東西;一組對城鎮街道帳篷進行了消毒,並在鄉里免費給村民看病和發放藥品;第三組在兩位首長的帶領下對特困戶進行了探望,並送去了糧食和3000元救援款。”

  “嘉陵江堰塞湖告急!”受大地震影響,徽縣嘉陵江右岸山體滑塌,河道嚴重受塞,形成堰塞湖,回水長度約4公里,蓄水量約六七十萬立方米,嚴重威脅村莊、公路和鐵路的安全。紅軍師某工兵營在最短時間內爆破土石方4.3萬立方米,打通了一條長215米、寬20─50米、深5米的泄流通道。

  其間,工兵們每天都泡在水裏,架人梯、打鑽孔,長達八九個小時。長時間浸泡、超強度作業,使很多官兵的襠部潰爛,手拿不住筷子,係不上扣子,邁不開步子,但無一退縮。工兵連連長白樹偉每天工作十多小時,帶領連隊一天平均打孔130個以上,並成功爆破,被稱為“爆破英雄”。6月7日,堰塞湖由初期的長3.4公里、深9─12米,下降為長1公里、深1─3米,甘肅地震災區唯一的堰塞湖險情被全面排除。

  部隊中不乏家在四川汶川、北川、茂縣等重災區的官兵,有的親人遇難,有的與家人聯絡不上,但都依然戰鬥在一線。在康縣抗震救災的鐵錘子團雙大功營有11名汶川籍戰士,當記者採訪一直不知親人生死的余維時,他平靜地説,戰友們在我的家鄉拼命地搶救我的親人,我也要在這裡努力戰鬥,這裡的受災群眾也是我的親人。李願的爺爺、奶奶在地震中遇難,他在康縣認了兩名孤寡老人為爺爺、奶奶,把集團軍給他的3000元慰問款捐給災區。

  “跑步前進!”在文縣城關鎮元茨頭村青水坪社,記者看見武警甘肅總隊的官兵扛著鐵锨跑步上山,幫助受災群眾清理倒塌房屋;在武都區,武警官兵採取徒步與乘車結合的方式,協助公安機關巡邏;在甘南州舟曲縣江盤鄉,武警官兵趕至海拔兩千多米的受災村莊展開救援;在隴南,武警醫療隊多次參與重大手術,為數千名群眾進行醫療檢查。

  消防官兵也在快速突擊。109隧道起火後,甘肅消防總隊徽縣大隊不到半個小時就趕到現場,搶救出2名受傷列車司機,疏散了周圍1200余名群眾。隴南、天水支隊30余名官兵也于翌日趕赴現場。在長達9天8夜的搶險中,甘肅消防與陜西消防參戰官兵向隧道內部注水近5萬立方米,冷卻了隧道及油罐溫度,防止了油罐發生爆炸。之後,配合鐵路搶險突擊隊將13節油罐及20余節車廂拖出,使停運12天的寶成線恢復通車。

  不離不棄,災區人民攜手共進

  “有一種倒下叫站起,有一種選擇叫堅定……”5月25日晚,甘肅省廣電總臺演播大廳人潮涌動,“與愛同行”大型賑災義演在這裡舉行。一首《我們眾志成城》唱出了中華民族在風雨中的強音。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個人紛紛解囊,共募集善款和物資價值9500萬元。

  “抬也要把傷員抬進醫院!”5月16日,文縣口頭壩鄉磨壩村村民董福祥告訴記者。地震當時,在半山腰幹活的鄉親董勤全被震落的泥石砸斷左腿,砸傷頭部,當即昏迷。聞訊而來的村民將他救出,但通往縣城的道路已經被滑落的泥石封住。“不能這樣等死,我們抬也要把他抬進縣城去!”14位村民自發組織起來,用木棒扎成擔架,輪流抬送。翻山越嶺五六個小時、行程20多公里,道路才漸漸通暢。大家攔了輛拖拉機,將董勤全送進文縣第一人民醫院,“剛動了手術,總算保住了性命”。

  孫女的雙手緊緊地抱著爺爺的臂膀,27歲的青春就這樣被永遠定格。在康縣,人們給記者講述了這樣的事情:地震發生時,寺臺鄉田坪村農民田玉霞抱著6個月大的孩子和母親一道跑出了堂屋。“爺爺還在裏面!”田玉霞將手中的孩子交給母親,衝向廂房。廂房裏有雙目失明的爺爺。但是,就在那一瞬間,房子倒了。當鄉親們把爺孫倆從廢墟中挖出時,他們已停止呼吸,田玉霞的雙手仍然緊緊地抱著爺爺的臂膀……

  “不要採訪我。我們就想讓傷員吃上幾口熱飯。”在文縣第一人民醫院門口,幾位女子在送餐車上一邊給傷員親屬盛飯菜一邊對記者説。據旁邊的鄉親們介紹,送餐的是丹寶鄉農民張紅菊及家中6名女子。在這次地震中,張紅菊家中的房屋倒塌,受損較重。但是,她想到有那麼多鄉親受傷,急需救助,就組織全家6朵“金花”做好飯菜,開著餐車免費為傷病員及親屬送飯菜,每天大約送出五六百份。

  剪刀上下揮舞,推子來回“耕耘”。5月23日,一位理髮師在武都馬街鎮蒿坪村義務為搶險救災的蘭州軍區某紅軍師金剛鑽團某連60多名官兵理髮。從早上7時到晚上7時,他站得膝蓋直哆嗦,也沒停下。他叫談卯成,是甘肅省定西市岷縣茶埠鎮甫裏村人、民兵連長,有28年理髮經驗。地震後,他在電視上看到隴南災情嚴重,便自費奔赴災區為群眾理髮。

  文縣初三學生田一凡在一篇題為《災難中,我們手拉手、心連心》的作文中寫道:“朋友,記住‘5?12’,一定要記住。它不但是我們失去的親人的祭日,也是我們倖存者的生日。在‘5?12’後,我們風雨同舟;在‘5?12’後,我們攜手共進。我們相信,明天會更好。加油,我們災區人民永不退縮;加油,我們災區人民永不言棄!” (記者 李戰吉 曾華鋒)

責編:張仁和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