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康縣陽壩鎮在“5?12”大地震中,90%房屋垮塌損毀,但黨組織卻從第一天開始,就奔波活躍在抗震救災第一線。受災的群眾都説,陽壩有一個震不垮的鎮黨委。
大地震當天,鎮裏就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挂帥的抗震救災指揮部。紅紙告示貼在了墻上,定心丸吃在了百姓的心裏。10個“到位”立即啟動──組織領導到位,群眾疏散安置到位,傷員搶救護送到位,道路搶修疏通到位,救災物資調運儲備到位,群眾生活安排到位,電力、通訊設施恢復到位,災情摸底上報到位,安全隱患排查到位,災後重建工作措施到位。
5月12日14時28分,陽壩震感十分強烈,道路、電力、通訊中斷,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災情十分嚴重。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10個“到位”首先是組織領導到位。
33歲的黨委書記范登奎立即帶領在家領導、全體職工及派出所、醫院等單位負責人兵分三路,迅速趕赴各機關單位和附近村社查看災情,並將受災群眾和900多名學生在第一時間內疏散到安全地帶。15時30分,鎮黨委、政府召開全體黨員和職工會議,安排幹部火速趕赴散落在505平方公里深山大溝裏的34個村,搶救傷員,疏散安置群眾。17時,全鎮9名受傷人員全部被送往康縣第二人民醫院治療,兩名危重病人被轉院到漢中市中心人民醫院搶救。20時,全鎮12313名群眾全部被疏散安置到了安全地帶。
“地震了,地震了!趕緊出來,到對面去!”大地震一發生,鎮黨委委員、大莊子村黨支部書記齊玉俊馬上衝向各家各戶門前,10分鐘內就把第一村民小組的29戶121人集中到一塊安全的空地裏,當清點人數時,發現沒有王武仁老人,他拔腿就衝到王家,背起了摔倒在家門口的老人,一口氣跑到隊伍裏,跑掉了一隻鞋竟然沒有發覺。接著,他又帶上3名黨員到其他兩個組查看災情,清點人數,安置群眾。
大震剛過,他就組織全村34名黨員和幹部成立了3個自救小組,每人包3戶農戶,幫助群眾抗震救災。組織全村青壯年搶修鄉村公路,為群眾維修、加固受損房屋,拆除危房。3天后,群眾能修的房屋都修好了,他自己的房子還沒顧得上修。之後,黨員幹部又統一組織安排,利用7天時間收割完了全村78戶的全部小麥……
在抗震救災的戰鬥中,陰壩村黨支部書記梁彥自己掏錢買來方便麵、礦泉水送給受災村民;鎮黨委委員、宋溝村黨支部書記馮明芝帶領全村群眾修路,恢復生産……全鎮34個村支部、6個機關支部都像他們一樣衝鋒抗災在前,個人安危在後,群眾大家在前,個人小家在後。他們都説,是鎮黨委一班人給他們樹立了好榜樣。震後的32個小時,陽壩鎮主要領導沒有合眼,72個小時,絕大多數領導幹部睡眠不足4個小時。鎮黨委書記范登奎,副書記、鎮長王碧雲,委員、人大主席邱中元的家都在災區,家裏也都不同程度地遭了災,但是,大地震至今的20多天中,他們都義無反顧地堅守在一線抗震救災,沒有回過一次家。
正是在鎮黨委強有力的領導下,全鎮黨支部堅如堡壘,廣大黨員一馬當先,全鎮上下內外團結奮戰,陽壩鎮才會在地震當天通水、通路,第三天下午電話和供電恢復正常,穩定了群眾情緒和社會秩序。
6月1日下午,在陽壩鎮樓體震裂的黨委院子裏,繳納抗震救災“特殊黨費”的活動正在進行。不到30分鐘,共收到148名黨員繳納的“特殊黨費”8104元。到6月6日全鎮已繳納“特殊黨費”10504元,全鎮黨員幹部還積極捐出抗震救災款4000多元。
目前,陽壩鎮的抗震救災工作進入了生産自救和災後重建階段。陽壩村的整村拆除重建改造工作已經啟動;其他村也搭棚的搭棚,拆房的拆房。農民們採茶的採茶,種菜的種菜,農業生産正在緊張而有序地開展。
陰雨綿綿,燈火通明。在木棍和塑料彩條布搭建的辦公室裏,29歲的鎮長王碧雲抽空輸液,黨委政府的領導又在籌劃災後重建的大業,全鎮13614間房屋倒塌,10221間房屋損壞,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3億多元,災後重建的任務更艱巨,時間更持久,責任更重大。
“災後重建是惠及災民、功及子孫的大事,不能草率上馬,應該科學規劃、科學安排、科學建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只要我們堅決地按照胡總書記寫下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十六個大字去做,就一定會建設一個山川更秀美,人民更幸福的新陽壩。”范登奎滿懷信心地對記者説。(記者 李戰吉)
責編:趙德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