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謠言如何防止?
●警方破獲網上造謠55起
●政府應統一、準確、及時發佈信息
本報記者 黃慶暢
汶川地震發生後,各種謠言不時傳出。這些無中生有的謠言就像 “人造地震”,負面作用很大。5月12日17時左右,國內某網站“貼吧”上,有網民發佈了大量關於四川省汶川縣“5?12”地震的有害虛假信息。公安部門立即調查。13日6時,嫌疑人所在地被鎖定在山西省運城市。14日,網上散佈地震謠言的嫌疑人張某被抓獲,並被處以行政拘留5天。
截至5月21日,全國公安機關共查破網上造謠類案件5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5人,其中治安拘留13人,訓誡42人。
大地震後常有謠言,百姓如何辨別?唐山市地震專家根據唐山大地震積累的經驗建議,要做到一問二想三核實,理性判斷和識別各種地震傳言。當聽到地震要發生的消息,如存有疑問,難以判斷真偽時,可向政府和地震部門核實。
謠言止于公開。汶川地震發生後,抗震救災指揮部及時對外發佈抗震救災及人員傷亡情況,並及時辟謠,讓外界對受災及抗震救災情況有更多了解,阻止了謠言蔓延,減少了人們的猜疑。
但是也有學者指出,辟謠不能只是簡單到對謠言和傳言只作一味否定的地步,而不對事件本身情形作出具體的解析。而應提供更多的信息,讓公眾作出正確的判斷。譬如,這段時間以來,許多地方都曾發生過成群結隊的蟾蜍遷徙的現象,放在汶川大地震的背景之下,自然會讓一些人産生地震前兆的疑慮。於是謠言四起:要地震了!面對這一謠言,地方政府部門給公眾的答覆不能簡單否定,還要加大對信息的解讀,解除公眾的疑慮。
現代信息傳播工具的發達,使謠言和傳言的傳播速度可謂驚人。對於辟謠者來説,要想止住謠言的傳播,消除公眾的疑慮情緒,那就應該在辟謠的時候,按照5月1日施行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儘量向公眾提供更多的相關信息,真正讓“謠言止于信息公開”。
對此,《突發事件應對法》也有規定:履行統一領導職責或者組織處置突發事件的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統一、準確、及時發佈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和應急處置工作的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造、傳播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