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天一夜的搶修,茂縣到銅鐘的道路終於打通,大功率的發電機被運至壩頂。昨日(16日)下午5點半,成都軍區駐渝某集團軍工兵,游泳到達水庫控制室,拉起電線,接通外部電源,打開水庫閘門,緩慢泄洪,險情得到解除。懸在下游汶川、都江堰以及成都平原數萬居民心上的這把利劍終於被拔除。這也是地震發生以來首個出現險情水庫排險。
水庫崩壩後果不堪設想
“5?12”汶川地震導致銅鐘水庫閘門關閉,內部出現供電故障,導致無法打開閘門泄洪。災後的連續降雨使水庫庫容迅速膨脹,庫水漫過壩頂。據介紹,銅鐘水庫的正常庫容為330萬立方,災後最高庫容超過了450萬立方,一旦崩壩,下游的汶川、都江堰以及成都平原將遭受重創,而且大壩兩側還有2個村莊,共有2000多人,如果險情無法得到解除,大壩決堤,後果不堪設想。
官兵帶好炸藥未用上
成都軍區駐渝某集團軍在5月13日接到搶險命令,部隊官兵夜行80公里上山搶修。搶修之前,他們定了3套排險計劃。
第一套計劃,即優先考慮方案為,將大功率發電機運至壩頂,連接外部電源來開啟閘門,達到緩慢泄洪。如果大功率發電機無法成功運至,則要實施第二套方案:炸壩。具體計劃是:由工兵在堤壩鑽孔填放炸藥,但考慮到水庫水已漫過大壩,鑽孔填放炸藥存在困難,搶修官兵還準備由炮兵遠距離炸壩。昨天,炮兵已在水庫周邊選好發射點。但炸壩可能會導致泄洪水量過大沖刷下游的危險。
不過,好在第一套方案實施成功,工兵進入銅鐘水庫,打開閘門泄洪。
千余水庫此前已病險
5月14日,四川“5?12”抗震救災指揮部發佈專報“《唐山抗震救災經驗專報》第1-5期”。但對四川眾多水庫面臨的危機,該“專報”沒有提供更好的經驗可以借鑒解除。
在此前召開的今年四川全省水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蔣巨峰省長講話透露,“大中型水利骨幹工程少,特別是大型水利工程包括紫坪鋪在內只有6座;現有病險水庫1000多座。”
據了解,汶川地震造成江油市全部187座水庫出現裂縫、滑坡、沉陷、變形、滲漏等險情。而另外一份由江油市水務局參與的“重點病險水庫震後險情”的報告稱,有135座水庫告急,18座水庫瀕於坍塌。報告中,列明險情水庫135座。在表格中的險情匯總欄目中,所有的135座水庫都出現了“壩體裂縫”和“放水設施損毀”的症狀。
2002年,新華社報道稱,四川省有小型水庫6557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