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下午4時,國務院新聞辦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醫療防疫組組長、衛生部黨組書記高強介紹抗震救災醫療救援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有個説法:大災之後有大疫。目前四川災區的情況,有哪些傳染病是比較容易發生的?先期到達的中國疾控中心的防疫專家有沒有帶回當地一些比較詳細的傳染病現狀的信息,衛生部在災後防疫方面有什麼具體的措施?另外,我們也知道,這幾天災區一直在下雨,這種氣候潮濕的環境,很容易造成病菌滋生,我想問,相關的部門在氣候不利因素的情況下,有沒有一些對策?
[高強]在非常嚴重的自然災害發生之後,如果我們處置不當,不能夠開展有效的衛生防疫工作,確實可能出現瘟疫的流行。因為在大災之後,衛生環境會遭受嚴重的破壞。食品、飲用水的獲取會面臨很多的困難,災民的心理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不能有效開展水源保護、環境消毒、食品衛生和傳染病防控工作,有可能帶來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有可能發生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還有一些由病毒和細菌傳播的傳染病,以及以蚊蟲、媒蟲為媒介的傳染病。但是,我們的目標是要實現“大災之後無大疫”。
我們制定這個目標是有科學根據的。第一,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水災、旱災和地震災害經常發生。幾十年來,我國每次發生嚴重自然災害的時候,我國的衛生防疫隊伍都實施了嚴格的衛生防疫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各種傳染病的發生,包括1976年唐山發生的大地震,也沒有發生嚴重的傳染病流行。第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進展,我們對某些傳染病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也具有了有效防控的手段和措施。
第三,我們對四川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已經作出了週密的部署,並且派出了一大批有經驗、有技術、有能力的衛生防疫人員趕赴災區進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但是,能不能真正實現“大災之後無大疫”,關鍵還在於我們今後的工作。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我們現在還難以完全避免。但是,防止災後的傳染病流行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確實是衛生防疫人員的重大責任。
我們決不能在嚴重自然災害給人民已經造成嚴重損失的情況下,由於我們工作不力,出現嚴重的傳染病流行,再使災區的群眾雪上加霜。所以,我們現在要緊急動員全國各省市的衛生防疫人員支援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如果我們不能有效控制災區的傳染病流行,不能實現“大災之後無大疫”的目標,我們將對不起國家、對不起災區的人民。
責編:肖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