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博士數世界第一 一半以上做公務員

CCTV.com  2008年05月06日 15:31  來源:新華網  

  國務院學位辦主任楊玉良院士日前透露,我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和以前博士畢業後九成以上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不同,現在博士就業出現新動向,半數以上進入政府,當上了公務員。 (4月30日《東方早報》)

  我國博士教育規模的快速發展,可謂是既喜又憂。“喜”的是,我國的博士培養規模已經超過美國。數據顯示,我國具有博士授予權的高校已超過310所,而美國只有253所。2006年,美國培養的博士有5.1萬人,我國培養的博士已達4.9萬人;2007年,中國博士人數繼續上升,已超過5萬人。而“憂”的是,由於社會經濟發展等多方面原因,培養的博士有相當比例並沒有到科研單位從事與所接受博士教育相關的研究工作,而是到了一些其他學術要求並不高的崗位。

  我國博士生教育規模為什麼會在大量博士不去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或者社會無法提供對應的學術研究崗位)背景下,出現如此快速的發展?

  首先,“高大全”成為過去十年中大量本科高等學校辦學的共同追求,不少高校在衡量學校辦學水平時,把爭博士點數、擴大博士研究生培養規模作為重要的辦學工作。有的學校是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包括整體引進其他學校的學科團隊、大量聘請校外兼職博導等等。在這一過程中,這些學校往往無暇顧及博士生培養的質量,主動分析博士生們的學術發展前景。一名導師同時帶10多名博士生、幾十名碩士研究生,學生無法接受導師指點進行學術訓練的情況,在高校中並不少見。

  其次,博士生教育的快速發展,還在於社會存在對博士學歷的旺盛需求,除了高等學校教職崗位、科研機構的研究崗位按要求需要從業者有高學歷之外,其他一些本不需要高學歷的崗位,也紛紛提出學歷門檻要求。有的地方招聘處級幹部,就明確提出應聘者的學歷為博士;還有的地方,在人才晉陞中,學歷也是明文或者不明文的重要標準。這導致一些人不是為了追求學術發展,僅僅為了提高學歷層次而攻讀博士學位,包括一些企業負責人、政府官員。

  也正是由於這種“讀博心態”,進一步鼓勵了一些高校可以不考慮博士生的質量,而大力發展博士教育,甚至把博士學歷資源與一些老闆、官員手中的資源進行“共享”。因此,博士教育的異化受到社會的廣泛質疑也就在情理之中,前不久網友熱捧只有中專學歷的發改委主任,其實也是出於對當前高等教育的嚴重不滿。

  客觀上説,近年來,有關教育管理部門在反復強調博士教育的質量,突出博士培養的學術性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推出了博士點的淘汰機制、博士生導師遴選辦法改革、博士生招生改革、博士生培養機制改革(比如,限制導師招收博士生的數量,實行博士生導師資助制,規定導師必須有課題方能招收博士)等等,但是以上這每一項改革、每一項措施,都在各培養機構引來不同議論,而且在具體實施中,對保證博士質量收效不大。

  其實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關鍵在於兩方面。其一,從根本上轉變學校的辦學理念,不應追求學校規模的發展,而應注重質量的提高。然而目前這一辦學理念並沒有確立,從首屆全國地方大學發展論壇上傳出的消息是,教育部準備進一步發展地方大學,準備建設100所研究生院,讓更多的地方大學參與國家人才的培養(目前全國有56所研究生院,基本都以部屬院校為主),這一舉措,可能會進一步助長高校辦學追求“高大全”。

  其二,從根本上轉變學術資源配置模式,實行博士生導師負責制。高校的學術資源配置,主要還集中在學校行政力量手中,導師的自主權受到了很大限制,從而使博士培養出現大家負責,但事實上大家都難以負責的情形。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必須從恢復導師的學術尊嚴做起,有導師的學術尊嚴,才能在博士招生時,嚴格執行學術標準,才能在培養過程中,開展深入的學術交流與學術訓練,才能在學位答辯中,嚴把質量關。

  而恢復導師學術尊嚴的過程,則涉及當前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整體改革,使大學能自主辦學,有教授治學、學術自治的環境。沒有這種環境,博士教育規模的持續擴大,只會加速博士的“貶值”。(熊丙奇 原題:博士培養規模全球第一的“喜與憂”) 東方早報

責編:趙德禮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