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中鐵集團三十多萬職工當中,中國中鐵一局電務公司工人竇鐵成是個響噹噹的人物。他從一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普通工人,靠着勤勉好學的那股子鑽勁成長為專家型高級技師,為國家節約創造了鉅額價值。從塞外戈壁的精伊霍鐵路到穿越秦嶺的西康鐵路,從貫通南北的京珠高速大動脈到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標誌性工程浙贛鐵路,竇鐵成參與並見證了中國鐵路建設的騰飛進程。29年來,他始終監守在施工一線,把個人的追求融入企業發展的洪流當中,講奉獻,更熱愛生活,他的身上洋溢着當代工人求知敬業的拼搏精神和創新開拓的時代特徵,他是新時期中國工人的楷模,學習型、創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典範。
從今天起本台播出系列報道:時代先鋒竇鐵成 第一篇:勤勉好學成就專家級技師
當好一名新時期的産業工人,當然少不了老黃牛的幹勁。然而,如何在奉獻中活出精彩,給黃牛精神注入時代元素?中國中鐵一局的電力工人竇鐵成用實際行動生動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二十三歲的竇鐵成通過了中鐵一局的招工考試,走上了鐵路電力工人的崗位,離開妻女,活躍在了大山密林、荒漠戈壁中的鐵路施工一線。竇鐵成喜歡圍着設備摸摸這兒,搗鼓搗鼓那兒,更喜歡湊到老師傅的身邊打打下手,遞個工具,問這個,學那個。
因為只有初中文化,為了儘早拿下技術,竇鐵成在白天繁忙工作的間隙、深夜工友們香甜的鼾聲中,堅持啃書本、看圖紙,做筆記。
他説:(出錄音)隔個三年五年就換代了,新東西出來你就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你要不學你就趕不上它,你就拿不下來,你要適應,你就得學,你要是不去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去追求新的東西,你就會被社會淘汰了。(錄音完)
學有所用,其樂無窮。竇鐵成告訴記者,1983年,他在京秦鐵路沱子頭變電所施工時第一次找到了這種樂趣,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大型配電所。沒有技術人員的配合,隻身面對一寸半厚的圖紙,竇鐵成憑着積累和摸索,楞是拿下了這個所,而且還把這個項目做成了國家優質工程。
竇鐵成:(出錄音)我當時就想,我是才跟着幹了一個所,我一個人怎麼能把這個拿下來啊?覺得心裏就不塌實,我師傅説,我不管你那事,哭也要給我把這個所哭出來,激勵你去思考、去實踐。這個活幹完以後,有些其它部門有些問題拿不下來還請我們去,這就有了信心了。(錄音完)
有了信心,幹勁就更足了。竇鐵成開始自學高等數學、大學電力專業教程,隨後又擴展到鈑金工藝、鉗工技術、機械製圖等相關專業知識。火車上,飯桌前等等一切可以擠出來的時間,他手不離卷,刻苦鑽研。竇鐵成對知識的渴求、對學習的執着,給接觸過他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鐵一局電務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建峰:(出錄音)電子技術啊、電磁場這一塊,我們在大學就學這個東西,那個非常抽象的。我們最害怕考試的就是電磁場,他面對的就是這些東西。竇鐵成他一個初中文化的水平,他能把這麼多的東西學下來,我非常佩服,那種韌勁啊。(錄音完)
我國的電力變配電工程從電磁保護、晶體管保護、發展到微機保護再到現在的四電集成保護,歷經過四次換代升級,竇鐵成的技術水平總能趕上革新的要求。幾十年下來,竇鐵成自掏腰包買了上萬元的書籍,做了超過一百萬字的筆記,並結合工作實際編寫了《電器實驗的操作規範》等教材,幫助更多的普通技術工人實現知識結構的更新換代。
中鐵一局電務公司高級技師孫曉峰:(出錄音)中間環節的變化特別多,技術工人對這個東西不熟悉的話,中間給你稍微變化一點你就找不着北了,他在沒有接觸過這個東西以前,已經先在書上或者別的地方見識到了這個東西,總是走在前面。(錄音完)
在學習、超越,再學習、再超越的進取中,竇鐵成解決了數不清的技術難題,打贏了無數場攻堅戰,從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技術工人成長為一名從來不會被難倒的“電力專家”,他的傳奇故事在中國中鐵三十多萬職工中流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