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浮躁,實在是浮躁。現代社會處於一片浮躁之中。
學習是浮躁的。一項以某市8所高校1000名在校大學生為對象的問卷調查顯示,基本浮躁的佔52.3%,完全浮躁的佔18.4%。兩項相加,浮躁的大學生竟然達70%!
工作是浮躁的。有些青年人往往在本領域內還沒徹底鑽研明白,就“一山望著一山高”了,於是四處張望、尋找“跳槽”機會。在新的工作中,板凳還沒坐熱,又在豐富的想象力和外界的誘惑下,想去嘗試更“適合”自己的機會。相關統計顯示,17%的人在過去一年有過跳槽經歷,80%的人正在醞釀跳槽,只有16%的人安於目前的工作狀態,明確表示不想跳槽。
成名是浮躁的,熒屏上充斥着選秀節目。文化是浮躁的,用腦子寫的書已經賣不動了,而用身體寫的書卻大行其道。媒體是浮躁的,新聞越來越像蹩腳的情色小説,焦點永遠是那些着裝怪異的明星。
一時間,浮躁似乎成了現代人的一種通病,各種人群都深受影響。
在因社會整體節奏加快、人際關係日益淡漠和功利化、競爭激烈、CPI快速上揚、房價暴漲和股市大幅起落而略顯浮躁的中國社會,竇鐵成對學習和工作的倔,對企業、工友和家人的愛,不啻於天降甘霖,感召着人們與現實相悖的內心,為人們提供了又一次自我反思的契機。
在竇鐵成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忠誠企業、愛企如家的主人翁精神。三十年如一日,竇鐵成始終以一顆赤誠的心,情係企業、忠誠企業、報效企業,他把工地當作自己的家,把崗位當作實現抱負的舞臺,把發展企業當作實現人生價值的追求。
在竇鐵成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孜孜以求、刻苦鑽研的進取精神。竇鐵成堅守“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但不能沒有知識和技能”的信條,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堅持走自學成才、崗位成才之路,成為受領導和工友敬重的“金牌工人”、“電力專家”和“工人教授”。
在竇鐵成身上,我們看到了他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竇鐵成堅持以“一點也不能差,差一點也不行”的工作態度和“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的職業操守,嚴格執行工人標準和技術規範,創造了一項又一項優質工程。
在竇鐵成身上,我們看到了他敢於攻堅、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竇鐵成始終牢記“在中國人面前代表中國中鐵,在外國人面前代表中國”的信念,在工作中勇於攻堅、永不服輸,潛心鑽研技術,敢於挑戰尖端技術,成為了本專業的&&人和領跑者,為企業贏得了榮譽,為中國工人爭得了尊重。
在竇鐵成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團結互助、樂於奉獻的團隊精神。“對工作像鐵一樣嚴格,對同志像火一樣熱情”。在日常工作中,竇鐵成不僅自己堅持學習,不斷進步,而且還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工友,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職工共同進步。
竇鐵成是一個樸實無華的人,是中鐵一局近3萬名職工的傑出代表。然而,竇鐵成已經不僅僅是“中國中鐵”的一面旗幟,而是這個時代的“標杆”和旗幟。中國中鐵一局黨委書記張為和這樣評價:竇鐵成是傳統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産物。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具有竇鐵成那樣的精神,都能在各個崗位秉承和弘揚企業精神,我們的企業就會得到更好地發展,我們的社會將收起些許浮躁,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也會變得更加強大起來。(文/央視網記者 修榮騰)
責編:修榮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