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始建於清朝的北京著名觀光景點雍和宮,因其豐富而神秘的藏傳佛教文化吸引眾多遊客。那麼,雍和宮與藏傳佛教,與清朝中央政府又有著怎樣的聯絡,我們來走進這所有著200多年曆史的古寺。
雍和宮
金瓶
雍和宮,坐落在北京城內的藏傳佛教寺院。皇家氣派的恢宏建築、鼎盛的香火、神秘的藏傳佛教文化,每日吸引眾多香客和中外遊人。
不僅是寺廟,也是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鮮為人知的是,更是清朝以來中央政府連接西藏等地區關係的橋梁和紐帶。
1744年(乾隆九年)雍和宮由帝王行宮改為藏傳佛教寺院,乾隆皇帝的同窗好友西藏喇嘛──三世章嘉.若比多吉是雍和宮首位掌門。從此以後,雍和宮成為藏傳佛教在京城的活動中心。為了感謝乾隆皇帝對藏傳佛教和西藏的重視,七世達賴花重金從尼泊爾買來一根白檀木,歷時三年運到京城,雕刻成為萬福閣內的這尊彌勒大佛。同時作為供品獻給皇帝的還有大殿四週的這些唐卡。
雍和宮副主持 洛桑?參木旦:這個唐卡是歷史,很珍貴,當時七世達賴在每幅唐卡後面都有一個賀詞,還有手印。
扶持藏傳佛教成為清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等地方的基本國策。雍和宮內這塊石碑,分別用漢藏滿蒙四種文字,記述了乾隆皇帝對活佛轉世,金瓶掣簽制度的規範。其中的漢文更為乾隆御筆。
雍和宮副主持 洛桑?參木旦:這個碑亭(記述)兩點,一個是宮改寺的幾點理由,尤其是1792年乾隆82歲的時候,制定了金瓶掣簽,因為過去活佛轉世有一些弊病,乾隆把金瓶設兩個,一個放在雍和宮,一個放在大昭寺。從這個碑文可以確定認為,乾隆1792年制定的金瓶撤簽制度,科學,又符合宗教儀軌和國家法令。
由乾隆皇帝親自主持設計的兩個金瓶,現在分別供奉在北京雍和宮和西藏大昭寺,成為藏傳佛教的重要法器。金瓶掣簽制度由此確立並沿用至今。十四世達賴1954年也曾來到雍和宮講經説法。200多年曆史的雍和宮靜靜述説著藏傳佛教的過去與今天。
責編:石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