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360度):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時指出: 我國的應急管理體系基本建立。我們知道,建國以後,我國災害管理體制經歷了兩次大的轉型。1950年國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各級救災委員會,這是在計劃體制下形成的以搶險為主的一套體制。最近幾年,災害應急體制轉向以人為本,相繼頒布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在自然災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中,國家規定了四級響應機制,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了解一下。
1950年,國家逐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各級救災委員會,這是在計劃體制下形成的以搶險為主的行政體制。近年來,特別是2003年初夏我國爆發非典疫情以來, 我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突發事件應急體制,並堅定地把救災應急機制轉向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上來。
2003年5月,我國第一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公佈。
2004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將《省(區、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框架指南》印發各省,要求各省人民政府編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005年7月,國務院召開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標誌著中國應急管理納入了經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軌道。
2006年1月,國務院發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編制了國家專項預案和部門預案,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省級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均編制完成。同年,《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也完成發佈。2007年8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隨後,該法律以國家主席令的形式頒布。“應急法”的頒布是我國應急機制建立的一座里程碑。至此,我國對突發公共及自然災害的應急管理機制基本構成。
視頻連線繼續──中國安全生産科學研究院院長 劉鐵民教授
連線問題繼續:
1、突發事件增多、災害頻發促使起步較晚的中國應急管理迅速成長
在政府工作報告裏,溫總理也把應急管理體系納入了政府自身的建設和行政能力的提升方面來考量,這是一個為人民負責的政府的所作所為. 這個應急機制的建立,我們也是交出了鉅額學費的,同時也是政府應急管理能力成長的過程,您來幫我們梳理一下在這個過程,我們的學費主要交在哪些方面了?
2、根據我國政體強調統一指揮 各部門協調
我們看到,有媒體報道説政府是逐步地建立和完善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突發事件應急體制, 在劉院長看來, 適合我國國情的應急機制, 主要是表現在什麼方面? 這套機制在眾多的國情面前主要考量的是什麼?
3、國家建立了完整的響應機制
大難來臨時,對於救災工作來説能夠做到"全國一盤棋"的統一調配是最最重要的, 在這方面, 下情上傳, 上情下達是最重要的, 甚至有些突發事件或者自然災害是在一定的專業領域, 政府是怎樣統一調配這些多頭機構? 有什麼有效的措施?或者運行機制?
4、特大冰雪災害是對國家響應機制的一次考驗
我國的應急機制明顯地突出了以人為本的宗旨, 在自然災害救助四級響應的機制中尤顯突出, 救災預案首先考量了死亡人數的多少, 同時根據災情的波及範圍和災情的嚴重程度對救災工作規定了四級響應機制:一級響應由副總理決定啟動,一級響應一旦啟動,國家副總理即刻趕赴災難現場,二級響應由民政部部長決定啟動,三級響應由民政部主管救災的副部長決定啟動,四級響應由民政部救災司決定。國家對剛剛過去的南方冰雪災害啟動了幾級響應?我們看到,不是副總理而是總理親自趕赴雪災現場?
責編:程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