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2008年3月8日15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舉行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主題是“新階層人士談社會責任”。王健林、劉紅宇、劉迎霞、徐冠巨、韓方明五位委員將出席記者招待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路透社]我看了五位的簡歷,韓代表是受過西方教育的。我能不能請問一下,像您這樣的海歸是如何看待西方式的民主,比如新聞監督、司法獨立,還有多黨政治?對於像你們這樣的新社會階層的政治參與,您是如何看待的?另外您對中國的民主如何期待?真正的民主能夠來臨嗎?謝謝。
[全國政協委員 韓方明]這是一個好問題,民主是人類社會、人類文明社會的共同追求,而不只是屬於西方社會,中國的人民民主制度是包括新階層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中國的民主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民主。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擴大公民的有序參與,現在隨着經濟的發展和政治的進步,包括新階層在內的公民權力意識日益崛起,政治參與願望十分強烈,新階層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的參與是社會全體公民參與的一部分。
目前政治架構已為我們有效和有序地參與國家民主生活提供了通道、平臺和路線圖。我們的參與其實就是在履行社會責任,人民政協是有效的、重要的參與渠道之一,比如我本人,在擔任上一屆,十屆政協委員期間,我先後遞交了32件提案,遞交了15篇社情民意反映,並且在海內外媒體上發表了超過一百篇重要文章,其中關於向台灣居民開放專業技術資格的提案,被全國政協評為優秀提案;關於促進海外留學人員歸國服務的建議和關於加強我國在境外人身安全、經濟利益的提案,都受到了有關部門的好評、回應和改進。有些建議已經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採納,賈慶林主席在政協報告中提出,要密切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絡,關注他們的利益訴求,暢通利益表達渠道,這意味着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社會新興階層人士對國家公共事務擁有發言權。毫無疑問,中國人民對民主的選擇是堅定不移的,我堅信民主的潮流浩浩蕩蕩,我們的國家會在民主的道路上循序漸進地不斷發展,不斷創新。未來的中國必將是一個更加民主、更加開放的中國。謝謝。
責編:王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