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觀點:宏觀調控不應追隨美國模式

 

CCTV.com  2008年03月01日 08:25  來源:新華網  

  在次貸危機背景的烘托下,雪災、出口增速減緩以及資本價格的明顯調整,一度主導了各界對宏觀經濟走勢和調控政策的討論,要求適時放鬆緊縮調控的聲音此起彼伏。然而,諸多創紀錄的1月份數據暫時打消了此類念頭。

  這些數據包括:一、信貸新增規模激增,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創下“天量”,相當於去年全年新增貸款的五分之一,並佔去一季度額度的六成以上;二、出口增速意外強勁,首月出口同比增長了26.7%;三、物價高漲,CPI達7.1%,創下11年來月度同比上升新高。這些數據表明,宏觀調控有繼續從緊的必要。

  這些情況也與美國形成了鮮明對比。有跡象表明,次貸危機已經拖累美國實體經濟出現下滑。為應對局面進一步惡化,美聯儲和財政部都大動干戈,在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同時,美聯儲將利率創紀錄地大幅下調。小布什日前也簽署法案實施減稅,規模超過美國全年GDP的1%。

  但放眼全球,追隨美國救市步伐的國家並不多見。在利率政策上,雖然英格蘭銀行小幅跟進,但歐央行還是遲遲不動真格,財政政策就更不用提了。歐央行行長特裏謝還直截了當地批評美國的凱恩斯式的刺激財政政策。

  相比歐洲,中國有更多理由不對美國的寬鬆政策亦步亦趨。從上述最新數據來看,防止經濟過熱和物價明顯上漲仍是調控當局的首要任務。首先,流動性過剩到目前為止並未改變。1月份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18.9%,為2004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與此同時,今年1月中國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達到三位數,遠高於去年同期十幾個百分點的水平。這意味著,在國際金融市場動蕩而中國仍持續向好的情況下,資金可能會進一步流入中國。

  其次,在投資和出口未見明顯下降的同時,需求似乎已開始啟動,這是經濟過熱和通脹壓力可能長期化的主要原因。去年,消費對GDP的貢獻七年來首次超過投資。消費在第四季度的表現尤為搶眼,世界銀行的數據表明,在去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中,凈出口僅僅貢獻了0.4個百分點,然而同期GDP增長只出現微弱下降。原因是,更為強勁的國內需求貢獻了超過十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率。

  消費的啟動不僅對國內意義非凡,對世界經濟格局也影響深遠,這意味著中國不再僅是生産者,也成了購買者。那麼,中國消費的增長是一個長期現象,抑或是曇花一現呢?筆者認為,答案是前者。

  消費的啟動有著深厚的背景,而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這是中國經濟結構變遷的結果。幾十年來,中國沿海地區農民工的收入幾乎未曾變動,而中國資源性和農産品的價格也一直處於壓抑狀態,這種狀態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的背景下,已經變得不可維持。由此,居民收入佔GDP比重會有一個不斷提升趨勢,並將刺激消費的繁榮。而且,近年來各項促進消費的政策也有助於消費的啟動。

  因此,中美兩國的情況可謂冰火兩重天。鼓動中國應轉向美國式寬鬆政策的輿論,至少在今年前三個季度恐難奏效。 (傅勇 經濟學博士)

  相關鏈結:

責編:張托雅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