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部制改革臨近定案 中編辦約談部委只聽不説

CCTV.com  2008年02月24日 17:47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視窗2月24日電:中國政府正在面臨一個十分複雜的局面,抉擇艱難。2008年的兩會,以政府機構改革開場,而作為經濟基本細胞的中國企業,也在成長中,感受著商業生態環境的微妙變化:從宏觀層面的體制改革推進,到中觀層面的稅收、融資、用工制度的變革,都無時無刻地在這過去的一年中,考驗著中國的年輕企業。

    奧運背景,政府換屆,在民眾廣泛的關注中,民主推進、體制改革、法治求變,一場事關企業生存外部環境的關鍵變革,正在潛移默化之中醞釀。而一次成功的外部環境的變革,恰是中國商業力量崛起的絕好契機。與成長的中國一起,我們見證並記錄這段歷史。

    距離全國兩會召開不到一個月,以“大部制”為核心的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終於迎來了臨戰總動員的時刻。

    作為中央行政編制的管理部門,中央編制工作辦公室(下稱中編辦)近日已經開始聽取國務院下屬各部委主要負責人的相關意見。而在此之前,曾有消息稱,有關大部制的研究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繼上一次政府機構改革近5年之後,中國最高行政權力的構架正在迫近又一次重大的歷史變革。

    只聽不説 方案未定

    一切未有定論。儘管距離全國兩會召開已經時日無多,但可能牽涉甚廣的“大部制”改革方案卻仍在規劃當中。日前,消息人士告訴記者,負責中央部委人員編制管理工作的中編辦已經開始陸續聽取國務院各部委主要負責人的相關意見。

    “這項工作大概是從春節前後開始的,目前還在進行。”消息人士稱。

    在此之前,對於大部制,坊間多有傳言。除新組建能源部傳言已久之外,由鐵道部、交通部、民航總局合併組成運輸部,以及由環保總局、建設部合併為環保建設部,也甚囂塵上。但權威人士告訴記者,這些傳説均不屬實,現在中央對於如何進行大部制改革,仍在研究與探討階段,還沒有最終方案。

    記者曾就此問題向國務院新聞辦求證,相關人士只是表示,目前工作仍在進行,並無新進展對外通報。至於目前由哪個部門主導大部制改革,也未做明確表示。在北京,國務院新聞辦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以及中編辦合用一處物業辦公。

    上述消息人士強調,“只聽不説”是目前中編辦工作的原則,也就是説,中編辦只聽取意見,並不對外發表自己的看法或意見。

    事實上,如是工作方式亦屬正常,因為大部制改革牽涉中國現行行政架構的調整,因此,肯定不可能是一個或幾個部門能夠主導的,而須最高決策層拍板決斷。在中央十七屆二中全會上,大部制的基本思路應該能夠初步得以確定,而後,才有可能由國務院形成方案,報送全國人大。

    據悉,中共十七屆二中全會將於2月25日召開。而中共中央政治局也于2月22日討論了行政體制改革與機構改革方案草案。

    職能調整思路逐漸清晰

    由於牽涉甚多,大部制改革方案遲遲未有定案,但與此相關,敏感度相對次之的現有部委職能機構的調整思路已經逐步清晰,相比部委間的撤並改革,這顯然難度系數相對較低。

    記者了解到,大部制和部委職能的調整,也基本遵循了由易到難的原則,即先從爭議最小、牽涉利益方最少的地方切入,逐步推進。而對於執行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核心部門,中央政府將儘量保持穩定的原則。

    國家工商總局顯然是相比之下最符合“易”標準的切入點,因此,該部門的職能調整思路最先清晰。

    “國家商標局從國家工商總局調整到國家知識産權局,現在已經基本上沒有懸念了。”2月19日晚,國家工商總局一位退職的前任高級官員明確告訴記者,他表示,如是調整遵循了行政職權按照事權劃分的原則,更有利於商標、專利技術申請、保護與規劃。

    在此之前,國家商標局歸屬工商總局管理,而專利審批則由知識産權局分管。但是,在普遍將商標權以及品牌認作是“知識産權”之一的背景下,由兩個部門分別管理,顯然有礙行政管理與報請審批的效率,上述前任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的前任高級官員明確向記者表示,因此,這一調整率先“落定”。

    與此同時,國土資源部也可能將進行一定的職能機構調整。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國土系統工作會議上,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告知,“國土資源部不會有機構的合併,只是有相應職能的調整。”但是,對於如何進行職能調整,徐紹史並未明確。

    目前,國土資源部在負責土地工作的同時,也分管礦藏資源勘測、開採工作。在能源部作為“大部構想”的背景下,包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些權威專家在內,都曾認為國土資源部對礦藏資源的管理職能在能源部設立之後,應進行相應的調整。但這是否是徐紹史所言的“職能調整”,國土資源部新聞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並不知情,“沒有這樣的消息”。

    “專業管理體制一步步向綜合管理體制的轉變。”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表示了如是原則。

    構架改革謹慎推進

    儘管15年前朱?基總理主政國務院時,中國的行政管理架構經歷了大刀闊斧的精簡機構改革,但據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李軍鵬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務院部門之間仍有80多項職責(僅建設部門就與發改委、交通部門、水利部門、鐵道部門、國土部門等24個部門)存在職責交叉。另外,農業的産前、産中、産後管理涉及14個部委。

    顯然,行政機構調整勢在必行,但在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院毛壽龍教授看來,本次以大部制為核心的機構調整改革應逐步進行,不能操之過急,因為一切已不是單純“精簡機構”那麼簡單。

    日前,毛壽龍關於大部制的相關課題研究已經完成。記者了解到,在這份課題中,毛壽龍對大部制的推進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提出,大部門體制改革可分兩個階段進行,2008年小範圍試點大部制,在交通和農業等領域試點,總結經驗教訓;然後在事業單位改革逐步推進的基礎上,推進公共服務領域的機構改革。2013年在鞏固以往改革成果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政治、職能和組織層面的改革。

    然而,穩步推進並不意味著可以遲緩進行此項工作。因為行政職能錯位和交叉造成的經濟副作用日益明顯。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基金會秘書長樊綱日前公佈的研究成果顯示,1999~2005年間我國行政成本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為-1.73%。

    “從政府改革來講,我想現在下一步應該進一步提上議事日程,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在GDP當中所佔的比重。” 樊綱説。(李樂)

    鏈結 改革開放以來歷次機構調整思路

    1982年 中共“十二大”決定改革行政機構,以革除部門林立、機構臃腫、相互扯皮的弊端,為將來的經濟體制改革服務。

    1988年要按照經濟體制改革和政企分開的要求,合併裁減專業管理部門和綜合部門的內設專業機構,使政府對企業的管理轉向以間接、宏觀、行業管理為主;加強決策諮詢及調節、監督、審計、信息等部門,提高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加強行政法制化;改革幹部人事制度,實施公務員制度。

    1993年將綜合經濟部門工作中心轉到宏觀調控,減少對企業的直接干預,進一步改革專業管理部門體制,撤並一些專業經濟部門或業務相近的機構,或轉為經濟或服務實體。

    1998年 這次改革旨在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將政府職能定位於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向企業及仲介組織放權。

    2003年進入新世紀,“入世”後面臨的經濟全球化挑戰,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經濟體系的日臻完善,都對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進一步深化國有資産改革,理順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關係;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增強其有效性和綜合作用能力;健全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改革流通管理體制,改變內外貿、國內外市場、進出口貿易分割的分部門管理,建立統一的大流通;加強食品安全和安全生産監管體制等。

    2008年通過“大部制”改革,政府將逐步退出微觀經濟領域的直接管理,把更多經濟事項交由市場調整。宏觀調控部門重點搞好宏觀規劃、政策制定及監督管理,切實減少微觀管理和具體的審批事項,實現從“項目管理”向“規劃管理”、從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的轉變,向“寬職能、少機構”的方向發展。

責編:肖金平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