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劉洪波:別用窮人的生活來"感動中國"

 

CCTV.com  2008年01月18日 21:25  來源:南方都市報  

  上周,我在南方都市報個論版上寫了一篇《大地般的沉默與堅實》的文章,對網友評選"感動中國十大小人物"説了些話。那算是一篇為小人物們堅守基於人性的生活、情感、道德準則和價值立場而唱的讚歌吧。現在,我感到言有未盡之處。

  1月14日,我看到《苦命女孩拉板車送外婆去看病》的新聞,重慶市九龍坡區白市驛鎮九里村10歲女孩盧何,與她的外公、外婆住在別人家廢棄的養雞房裏,她自小遭遺棄,被周秀珍和何明勇兩位老人收養,她沒有上過學,家裏甚至沒有電燈,外婆摔傷了盧何就負責家務,外公用板車拉著外婆出去賣菜,有時外婆要去看病,外公又不在家,就由盧何拉外婆去。

  

  10歲女孩拉板車送外婆看病

  這個新聞從網上傳播,被紙媒記者證實並報道,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去年,報紙曾報道一個叫肖丹的孩子,家境極度貧困,跟著姨媽生活,姨媽在成都做環衛工,如果姨媽病了,就由這個孩子去掃街。她被稱為"最美環衛工",審美敘事壓倒了苦難敘事,勵志話語替代了疑問,人們甚至要以這個孩子作為素材,搞類似于憶苦思甜的家庭教育。

  再看"感動中國十大小人物",其中也有苦難人的辛酸境遇。例如重慶女孩小冬香父母雙亡,為了照顧哥哥,拒絕被人收養。

  再如毀容男子黃小東為了養活母親,上街賣唱9年,直至身患癌症癱倒在床上。

  我並不想歷數苦難,何況苦難要歷數也數不過來。我十分不解,盧何、肖丹、小冬香、黃小東這樣的人,難道是非得如此感動我們不可的嗎?近些年還多有背著親人上大學、外出打工之類的佳話,每一回仍然是感動了我們的,難道他們非得背著親人上大學和外出打工不可嗎?

  盧何們一定是非得感動我們不可,才會去做出那些感動我們的事,如果他們不感動我們,他們靠什麼生活?如果那些被背著的人離開了親人,他們怎麼活下去?

  然而,我們是生活在社會裏,而不是生活在叢林。我小時生活在農村,知道孤寡老人要吃"五保",那時我還從村裏的大喇叭裏聽了不少越窮越得政府照顧的美好故事,內心裏希望自己做孤兒。前幾天聽最高領導人講話,又知道要"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不管按照計劃經濟時代的老佳話,還是按照和諧社會的新章程,我想,住養雞房的盧何和她的外公外婆、掃大街的肖丹、父母雙亡又有一癡呆哥哥的小冬香、面目全毀的黃小東和他的母親,都應該避免被迫"自謀生路"。那些除了被人背在身邊,就沒有辦法走動的人,也應該獲得政府的照應。我知道,現在大家很同意"社會保障不可養懶漢",但這些無力自保的人哪怕按照最苛刻的保障標準,也不能説是懶漢吧!

  當然,必然又有人要説到財力問題。我不是財政學家,自然不了解中國到底有多少盧何、肖丹、小冬香、黃小東這樣無法自食其力者;我也不是勵志講師,不能理解這種哪怕再稚嫩、再無力也要負重前行的搞法是在激發"創造精神",還是在展示生活的殘忍和權力的冷酷。在一個財政收入增長速度是GDP增速近3倍的社會,要説無法做到不讓無力自食其力者去自食其力,不僅有愧於"改革開放新時代"的輝煌敘事,有愧於"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國際榮名,也不符合基本的人道。前幾天讀到新聞,陜西榆林市長指斥説大話的財政局副局長"老百姓白養活了你"。從新聞中得知,2007年底,陜西榆林市有貧困人口50.2萬人,其中13.8萬人未能溫飽,而市財政收入突破了50億元。看看,這就是財力!

  我寧可不被感動,也不願見到小人物在生活底線上的掙扎。他們在最低生存線下掙扎,就是權力在合法性上掙扎。

  (作者係長江日報評論員,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編:周忠孝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