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説明:臺軍雄風-2E導彈可搭載發射碳纖維炸彈(資料)
近一個時期以來,台灣官方和媒體紛紛報道,台灣“中科院”要撥鉅款研製非傳統武器“石墨炸彈”,使臺軍儘快掌握非對稱戰爭中“先制打擊”的利器,以便在必要時“先發制人”。國民黨“立委”林鬱方引述機密文件,質疑臺軍方研發攻擊性武器,是窮兵黷武的表現,也是對戰爭的挑釁。軍事專家普遍認為,僅靠台灣本身的技術,以石墨炸彈“先發制人”,純屬空想。
臺媒體曝出研製“石墨炸彈”計劃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台灣“國防部軍備局長”吳偉榮承認,臺軍正在研製石墨炸彈,台灣“中科院”也承認,將從2008年起著手研製非傳統武器“石墨炸彈”,預計以5年時間研製,用4億~5億新台幣,于2012年研製成功,並聲稱這種武器並不傷人,主要攻擊對像是城市的電力輸配系統。這是“中科院”自去年開始研究電磁脈衝武器後,第二個非殺傷性武器研究計劃。
臺軍研發這一新武器必須經歷5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作戰需求和概念設計,第二階段是展示確認和模擬,第三階段是工程發展,第四階段是初期操作和測試,第五階段才是量産和部署。目前,臺軍石墨炸彈還處於第二個“展示確認和模擬”階段。所以吳偉榮辯解説,不算“立委”質疑的攻擊性武器。
石墨炸彈具有成本低廉、破壞力大、防衛不易等優點,但由於火藥量極少,不會殺害人員和生物,因而不受國際“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相關公約的限制。但值得注意的是,石墨炸彈設定的攻擊對像是城市,而非單純的軍事目標,就這個觀點看來,石墨炸彈又成了不折不扣的“先制打擊”武器。
台灣全球防衛雜誌評論説,石墨炸彈如果研發成功,不僅顯示台灣國防精密加工技術提高,也將為對手的軍事規劃造成新的難題:“迫使對方思索防治之道,比如説讓電力設施地下化,這就要花不少成本。開發任何東西,如果能夠讓對方花費更多成本做防禦的努力,也就算蠻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