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中科院專家:納稅人有權知道科研人員做了什麼

 

CCTV.com  2008年01月07日 06:07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7年12月26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科普演講團副團長孫萬儒教授,在他的家裏接受了本報專訪。據他透露,老科學家們每場演講的報酬是400元。這個“身價”,不要説和那些影視明星的出場費不能比,就是和那些高價輔導班的“名師”比也差距甚遠。事實上,他們個個都是國寶,真正的中國科學界的明星,在他們心中,比錢重要千萬倍的是,科普事業需要有人做,尤其需要最具科學長才的人來做,才能吸引盡可能多的青少年親近科學、愛科學。

  中國青年報:社會上有種觀念認為,沒有能力做科研的人才去做科普,您怎麼看?

  孫萬儒:這是誤解!我能做到,幹嘛不做?很多人認為做科普的研究人員是“下裏巴人”,是“不務正業”,但是科學研究要實現其價值,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普通人都知道。而科普就是讓人們都知道的途徑之一。在美國,研究人員必須將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民眾,因為民眾是納稅人,他們有權利知道你做了什麼,而國內的很多科研人員沒有做到。

  中國青年報:事實上,在年輕的科技工作者中熱衷科普的人較少,這是為什麼?

  孫萬儒:是的,太少了!首先是傳統思維禁錮,認為科研做不下去了才去做科普;其次,很多年輕的科技工作者確實壓力大,沒有多的精力去做科普。但是我希望年輕的科技工作者都儘量去做科普,首先是讓更多孩子了解科學技術,培養他們的興趣;其次對自己也有好處。很多年輕的科技工作者表達能力太差了──做出了成果,卻説不出來。科普要求我們對語言進行加工、深化、提煉,對科技工作者來説也是進一步學習的過程,因為這不得不讓我們學習更多的知識從而充實我們的講義。

  中國青年報:有人説,科學家到45歲就基本定型,沒有新的“生命力”了。在您看來,科研與科普是否存在“齡界點”?

  孫萬儒:諾貝爾獎得主的平均年齡是60多歲,還有80多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的“生命力”不以年齡計算,關鍵在於是否有創新精神和一顆開放的心。從某些方面來説,老科學家更有經驗,對其研究領域理解更透徹,如果他們思想開放,有創造力,他們會非常出色。做科普那就更沒什麼年齡限制了。

  中國青年報:現在藝術類培訓很火爆,但是很少有家長帶小孩參加科普類培訓,有人戲説“當下的社會是科學給藝術打工”,您認同這種説法嗎?

  孫萬儒:何止是“打工”啊?連“打工”都不如吧!面對當下的升學和就業壓力,孩子、家長、老師有時候不得不做出妥協。以前我們到甘肅、陜西等地的小學、初中去做講座,一些老師、校長對我們很冷淡,覺得我們在浪費他們的時間。

  目前來看,學藝術、練體育是成功的捷徑,因為大學有藝術類、體育類自主招生,但是沒有科技類的。一個30歲的人,如果是學藝術的,也許他已經成名,家財萬貫;而一個30歲的研究人員,還處在知識的積累中。

  科學家都是“苦行僧”,有信仰、有毅力方能成功。而成功的時候也許已經一把年紀了。所以不是還有部分科研人員為了快速成名,抄襲、剽竊嗎?但是相比較而言,社會更需要科技人才。科技對人類文明的進步貢獻是最大的。所以,這個要看一個人追求的是什麼──榮華富貴,還是整個人類的進步?

  中國青年報:您用什麼辦法讓孩子們愛聽科普知識?

  孫萬儒:深入淺出。孩子們不懂高深的東西,你要用生動淺顯的例子、語言、表達方式吸引他們的注意,並和他們進行互動,孩子們是很有興趣的。

  當然,在一開始的科普實踐中,由於沒有經驗,我們受到了很多打擊。比如我們的講義內容太深奧了,只顧自己在那裏講理論講道理,按照給大學生或者研究人員講課的方式給孩子們講,但孩子們根本聽不懂,便在下面打鬧。其實孩子們是很喜歡科普知識的,只是很多科普人員不知該如何抓住他們的心。經過對講課方式的調整和講義的完善,例如加一些有趣的例子、歷史上著名科學家的成長經歷、一些直觀漂亮的圖片,用這些他們喜歡的形式來吸引他們。現在,我們準備一個報告往往要用2到3年時間。我的一些報告講了10年還在不斷完善和修改,要保證講的內容都是最新最前沿的東西,不要總是老掉牙。

  在做過講座之後,很多老師給我們來信反映,孩子們在聽完報告後,學習興趣濃了──以前要鞭策他們學習,現在他們實現“自動化”了。科普可以讓孩子們“自動化”,主動學習。

  中國青年報:科普演講團的演講內容都是自然科學領域的,社會科學不需要普及嗎?

  孫萬儒:當然需要,但是目前來説相對還開展得較少。我覺得可能很多社科專家考慮到一些研究或者學術成果和當下的政策有一些出入,所以不敢講,但我認為在適當的範圍內確實應該普及社會科學知識,讓人們多知道些這方面的東西。同時,社會科學類講座本來就少,很多講座費還要好幾千元,這個不叫科普。

  中國青年報:您認為中國要出現一大批科普方面的專著和專家,還需要什麼樣的土壤?

  孫萬儒:專著不少,但是比較濫──抄來抄去,沒有獨創性。很多寫書的專家也沒有跳出自己的框框,因為他們沒有去做過科普研究,寫出來的東西人們很難理解。所以專家們要明白,科普專著有自己的一套要求,就是通俗、生動、淺顯。

  對於專家們,還是要走出傳統思維模式。大家如果都不覺得做科普是“下裏巴人”、“不務正業”,而是把它看成一個神聖的使命,都爭先恐後地投入科普事業,那麼我們國家的科普事業還怕後繼無人嗎?(肖舒楠)

責編:王玉西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