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黑龍江加強産能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CCTV.com  2007年12月18日 09:57  來源:新華網  
專題: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

  好政策鞏固“大糧倉”

  ──黑龍江加強産能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資料圖片

  哈爾濱12月18日電 (記者孫英威、馬俊卿)初冬時節,一列列滿載糧食的列車從黑龍江各鐵路車站駛出,奔向山海關……作為我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産基地,黑龍江省正用滿倉的稻穀來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記者在採訪中感受到,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享有“北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正在不斷提高,在我國糧食安全體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惠農政策促進“糧倉”連年豐收

  “國家現在對我們農民真是夠好了,種地不僅不用交錢,政府還給發補貼。”談起近年來的惠農政策,黑龍江省慶安縣久勝鎮農民王守學笑逐顏開。在中央一系列惠農政策的支持下,黑龍江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2004年,全部免徵農業稅、直補種糧農民和良種補貼等國家扶持糧食生産的政策措施在黑龍江省全面實施,讓全省農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實惠。此後,中央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黑龍江省的糧食播種面積隨之不斷增加,實現了播種面積、總産、單産、優質率的4個歷史性突破,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2004年以來,黑龍江省糧食總産連續突破300億公斤、350億公斤大關,並使全省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定在了350億公斤。去年,在氣象條件不利、災害頻發的情況下,這個省憑藉著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的提高和播種面積的增加,糧食總産一舉達到了398.9億公斤,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

  今年,黑龍江省進一步加大了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力度,各項支農資金早安排、早落實、早撥付。記者從黑龍江省農委了解到,57.81億元的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業生産資料綜合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和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補貼資金于春耕期發放到農民手中,在春耕生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黑龍江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這個省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17611.8萬畝,比上年增長1.2%。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近日發佈的糧食産量實割實測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全省實際糧食産量為396.55億公斤,為歷史第二高産年。

  硬體建設打牢“糧倉”增産基石

  糧食産能的穩定得益於近年來黑龍江省對農田基本建設的大力投入。記者在黑龍江省採訪時見到,今年各地秋冬機械整地、興修農田水利的熱情非常高。一位農業幹部告訴記者,秋天搞農田基本建設是為了建好“土壤水庫”,為明年春耕生産創造條件。糧食生産離不開水利保障,但黑龍江省畝均水資源佔有量卻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為破解這一難題,這個省近年來不斷加大節水灌溉推廣力度,採用工程灌溉和非工程灌溉等措施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同時也促進了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的提高。目前,全省節水灌溉總規模已達7587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43%,年增糧食綜合生産能力35億公斤。

  隨著農業基礎建設投入不斷加大,黑龍江省的糧食産能得到了不斷的釋放。黑龍江省農委副主任王兆斌介紹説,今年省本級涉農資金投入高達66.1億元,比上年增加17億元。年初以來,全省新組建農機作業合作社255個,新增大中型拖拉機4.2萬台,新增配套農具7.7萬台(套),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2%,比上年又提高了1個百分點。

  在商品糧生産基地--黑龍江省墾區,如今已形成了從田間到場院、從地面到天空的農業機械化群。目前,這一墾區已擁有農機總動力472.3萬千瓦,農用飛機31架,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達93.3%,農業裝備水平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857農場種糧大戶董吉勇對記者説:“新型的農業機械能一次完成深松、淺翻、整地、播種、鎮壓等多項作業,過去需要20多天才能幹完的活,現在只需要三五天。”

  加大科技投入,實現高標準增産增收

  黑龍江省虎林市忠誠村農民包永富,擁有“全國青年綠色創業致富&&人”“全國科普先進個人”等眾多稱號,屬於知識型農民的代表。如果有人問他怎樣才能種好地,他會很直接地説出他的心得,即科學種植,向科技要效益。

  為發展現代農業和搞好糧食生産,黑龍江省堅持把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作為關鍵點來抓,以普及標準化知識、送科技下鄉、糧食高産創建活動為重點,不斷強化農業科技共建、場縣共建、科技示範園區、農機作業合作社等載體建設,大力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使糧食標準化生産水平不斷提高。

  2004年以來,黑龍江省發揮自身農業科技力量雄厚的優勢,組織省農科院、東北農業大學等院校的專家到各縣、市開展科技幫扶,並選派有能力的科研幹部到地方挂職科技副縣(市)長,使科技幫扶項目在地方紮根、開花、結果。曾任泰來縣科技副縣長的省農科院幹部張太忠感慨地説:“科技幫扶讓這裡的特色作物花生的産量在一年間提高了一倍,農民高興極了。”

  今年,黑龍江省各地的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玉米密植通透栽培、大豆窄行密植、水稻大中棚旱育苗綜合配套高效栽培等10項重點農業技術推廣面積達到1.56億畝次,糧食作物標準化率達90%以上,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全省標準化生産水平提升帶動了糧食單産水平提高,其中水稻最為明顯。今年全省水稻平均畝産比上年提高了10.3公斤,僅此一項就增産糧食3.65億公斤。

  包永富指著自家收穫的水稻對記者説:“我家去年種的水稻品種平均畝産是600公斤,今年我改種了一個更好的品種,平均畝産增加了50多公斤。雖然種子價格貴了一些,但國家給我們發的良種補貼也基本夠買種子的了,多打的糧食就是我們純掙的了。”

  近期糧食、豬肉等農畜産品市場價格的波動,再次發出警示:糧食安全和其他主要農産品供給問題不容小視。面對不斷減少的耕地、水資源和不斷增加的人口,如何進一步提高我國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夯實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穩定增産的基礎,是當前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需要著力解決的大問題。

  在不改變土地承包權和收益權的基礎上,吸收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機合作社,由合作社借助大型農業機械實現土地集約經營,這一創新做法使黑龍江省部分農民受益匪淺。

  全國政協委員王巨祿、梁榮欣9日在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聯合發言時建議在黑龍江墾區建立國家級現代農業綜合試驗區,並表示此舉將對全國探索現代農業發展的道路,創新農業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創新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新模式,具有示範、引領、促進和帶動作用。

責編:朱真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