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湖北:一個農業大省發展觀的嬗變

 

CCTV.com  2007年12月06日 16:16  來源:新華網  

   湖北:一個農業大省發展觀的嬗變

  新華網武漢12月6日電(記者田建軍 徐永春)初冬時節,一望無垠的江 漢平原,阡陌縱橫,湖泊密布,但見田間地頭,依稀最後一抹棉白尚未褪盡,油菜已處處吐出新綠。

  又是一個豐收年。地處江漢平原的農業大省湖北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今年糧食總産達457億斤,增産15億斤,連續第四年實現增産,創下了新紀錄。農民收入創下了改革開放以來人均增幅最高的一年,人均近4000元。

  從谷賤傷農到增産增收,從負擔沉重到支農惠農,從農民外出打工到紛紛回流,近5年來,曾經深受“三農”問題困擾的湖北省通過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快農業産業化,走以工促農、城鄉統籌的科學發展道路,實現了農業發展的跨越,由此完成了一個農業大省發展觀的成功嬗變。

  多予少取 讓農民增收

  “湖廣熟,天下足”。位於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江漢平原腹地、長江北岸的監利縣,是湖北有名的産糧大縣,1990年糧食總産量超過100萬噸。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推進,單一的農業經濟結構使監利這樣的糧食大縣陷入了糧食生産越多、效益越低的怪圈,農民負擔沉重,一度發出“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疾呼,成為全國“三農”問題的焦點,是湖北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因農而興,又為農所困。經歷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陣痛之後,農業大省湖北開始積極探索農業發展的出路。

  2002年,湖北省啟動農村稅費改革試點,減少農業稅;2003年,湖北又在全國率先推行以減人、減事、減支為主要內容的鄉鎮綜合配套改革;2005年,這個省進一步取消農業稅,並相繼出臺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各種支農惠農政策。

  改革破繭。以“多予少取”為特徵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穩步推進,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激發了農業活力,為破除湖北農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帶來了突破。

  監利縣棋盤鄉角湖村村民李開明老人感慨地説:“原來種糧是種得多虧得多,現在種糧不但不上交,國家還給補貼,真是做夢也沒想到!”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種一畝水稻最多能掙320元,而每畝生産成本約167元,加上上繳農業稅、屠宰稅、特産稅、三提五統和其他費用,每畝平均支出357元,不算投工投勞,凈虧37元;現在種一畝地收多少得多少,扣除開支,加上補貼,每畝凈收入超過500元。

  負擔輕了,土地俏了,棄田外出的農民紛紛回鄉種地,曾經荒蕪的荊楚大地又呈現出勃勃生機。2004年起,湖北省一舉扭轉糧食下滑局面,連續4年實現糧食增産,農民增收,迎來了一個又一個豐收年。

  監利縣棋盤鄉黨委書記李家模説,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使基層幹部群眾很受鼓舞,為我們這樣的糧食主産區堅持搞好農業生産,依靠發展農業致富增添了信心。

  以工促農 讓農業增效

  在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湖北稻花香集團的玉米漿飲料包裝車間一派繁忙,工人們正在對剛下線的産品緊張地進行檢測、包裝。

  董事長蔡宏柱告訴記者,近年來,通過發展訂單農業,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産業化經營模式,湖北稻花香集團産業化規模不斷擴大,帶動了當地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2006年,公司實現産值16.12億元,轉化糧食15萬多噸,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6000多個,農業增收4000多萬元。

  水稻、油菜、水産、棉花、茶葉……近年來,訂單農業的蓬勃興起,帶動了湖北優勢特色農業板塊基地建設,一批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迅速做大做強,涌現出了“稻花香”“福娃”“國寶橋米”“德炎”等一批農業精品名牌,形成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可喜局面。

  湖北省農業廳廳長陳柏槐説,近年來,湖北農業發展的一個顯著變化和特徵是,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走以工促農的農業産業化發展路子。一度被視為發展包袱的湖北農業,開始擺脫單一的農産品種植模式,逐漸向加工、銷售環節延伸,産業鏈不斷拉長,附加值不斷提高,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成為這個省優勢産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黨的十七大以後,圍繞“十一五”湖北農業發展目標,湖北省進一步提出了“用現代思維謀劃農業,用現代工業武裝農業,用現代科技支撐農業,用現代管理經營農業”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以逐步把湖北建設成為我國中部重要的優勢農産品生産加工區。

  城鄉統籌 讓農村變美

  

  一位漁民在荷叢中採摘蓮蓬(8月31日攝)。湖北洪湖曾因物産豐饒、風光秀美而美名遠揚。最近10多年間,洪湖遭遇了人為污染,70%的水面因圍網養殖而遭吞噬,水質惡化。2005年,洪湖開始拆圍治污。兩年來洪湖整體水質由原來的四至劣五類上升到二至三類。各種野生荷花、水草等又自然生長起來,候鳥也成群遷回。洪湖水面重現連天碧荷、百鳥翔集的迷人風姿。 新華社記者 程敏攝

  洪湖是湖北的第一大淡水湖,前些年,由於過度發展網箱養魚,富營養化嚴重,再加上各種污染等,生態急劇惡化,洪湖一度成為死湖、臭湖,在洪湖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慘痛的教訓。

  2005年起,洪湖市通過人工投放魚苗、封湖蓄禁、人工植草等措施,使洪湖生態迅速恢復,走上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重現了當年“洪湖水浪打浪”的美景。

  談起洪湖的變化,洪湖市菜罈漁場的漁民沈運才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過去洪湖水發黑、發臭,住在湖邊沒水喝,下湖時帶的都是買的桶裝水。那時家家戶戶搞網箱養魚,湖裏基本上沒有野生魚可捕了,水質也很差,200畝水面養魚一年只能收入1萬多元。現在圍網拆了,水變清了,野生魚也多起來了,兩個人一天最多可捕上200多斤魚,收入翻了一倍多;另外,洪湖美了,遊客也多了,一年還能多掙1萬多元旅遊收入,以前真是想也不敢想!

  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推廣農村沼氣池建設為重點的生態家園建設,正在逐漸把這個州打造成為“全國第一生態州”,新農村建設和茶葉經濟呈現良好的協調發展勢頭。近年來,這個州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已累計建沼氣池145萬口,比2002年增長54.25%,農村環境大變樣。而種環保茶、種“有機茶”,提高了茶葉附加值,既讓茶農增收,又實現了茶産業增效。

  恩施市市委書記譚文驕説,十七大報告提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恩施州推進生態家園建設,正是新農村建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湖北省堅持統籌城鄉的科學發展思路,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新農村建設不斷走向深入。過去長期困擾農村發展的行路難、飲水難、上學難、看病難等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已成為各級政府和部門工作的重點,正在持續得到改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堅持“多予少取”,堅持“以工促農”,堅持“城鄉統籌”,沐浴著十七大的春風,科學發展的理念已為今日的湖北農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繼續引領著這個農業大省邁向新起點,迎接新跨越。

責編:朱真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