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中國第一顆"月球衛星" 新華社發
新華網北京11月5日電(記者李宣良、田兆運、白瑞雪)中國人從來沒有距離月球這麼近!11月5日11時37分,嫦娥一號衛星進入近月點200公里的橢圓環月軌道,正式投入月球環抱,成為中國第一顆月球衛星。
至此,承載著億萬中國人夢想與牽掛的嫦娥一號衛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約280個小時,飛行的路程累計已近200萬公里。
成為中國飛行最遠的衛星
10月24日18時05分,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托舉著嫦娥一號衛星順利升空。第1473秒,星箭成功分離。
18時3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傳來數據,衛星在太平洋上空以接近每秒8公里的速度進入預定的大橢圓軌道。
10月30日17時40分,嫦娥一號衛星到達48小時週期軌道遠地點,距地面高度12萬公里,創下我國航天器飛行測控新紀錄。
在中國此前發射的航天器中,2003年12月升空的探測一號衛星是飛行最遠紀錄的創造者,飛行時距地面最遠約8萬公里。
在漫長的奔月之旅中,嫦娥一號衛星並不清閒。在進入48小時週期軌道後,先後開啟太陽風離子探測器和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進行數據採集和環境探測。30日7時許,嫦娥一號衛星又開啟紫外敏感器,開始進行紫外敏感器成像拍攝試驗。
在此之前,發射升空後的嫦娥一號衛星先後進行1次遠地點變軌和2次近地點變軌,軌道週期由16小時相繼變為24小時、48小時。
從10月27日開始,我國的USB──VLBI綜合測定軌系統所屬的各測控站、船以及4個天文觀測站全面啟動,對嫦娥一號衛星實施跟蹤測控。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各種數據的計算結果表明,衛星運行的軌道與理論軌道基本吻合,衛星各系統狀態良好。
聲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嫦娥一號衛星的前3次軌道控制精確度大大優於設計要求,衛星將按計劃準確到達地月轉移入口處。這不僅為嫦娥一號衛星按預定計劃與月球交匯奠定了基礎,也標誌著我國大橢圓軌道衛星的測量、精確定軌以及軌道控制的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
飛奔"廣寒宮"
10月31日17時15分,飛行在南太平洋上空600公里的嫦娥一號衛星接到地面發送來的變軌指令,衛星底部發動機立即點火。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大屏幕顯示,長長的橘紅色火焰,似乎給"嫦娥"穿上了一件艷麗的花裙。
與此前進行的3次加速變軌相比,這一次難度最大。推力為490牛頓的發動機要通過連續10多分鐘的點火,使體重2300多公斤的"嫦娥"飛行速度從8千米/秒提高到10.58千米/秒以上──這是嫦娥一號衛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的最低速度。
15萬公里、18萬公里、25萬公里、30萬公里……屏幕上顯示的"嫦娥"飛行軌道的遠地點越來越遠。
408507公里!783秒後,大屏幕上不停閃爍的數字,定格在了這個能夠確保"嫦娥"飛行軌道與月球軌道相交的數字上──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始飛奔"廣寒宮"。
聲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王也雋):這次變軌,是嫦娥一號衛星奔月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之一,直接關係著衛星能否順利進入地月轉移軌道與月球交匯。對衛星進行這樣的變軌,在我國航天測控史上還是第一次。
首次實現國際聯網測控
11月1日12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首次應用國際標準實現與歐空局所屬空間操作中心聯網,開始啟用國際測站測控嫦娥一號衛星。
1日12時至15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與歐空局所屬的空間操作中心、新諾舍站、馬斯帕拉馬斯站及庫魯站實現聯網。新諾舍站、馬斯帕拉馬斯站開始對嫦娥一號衛星進行了試驗性跟蹤。通過新諾舍站,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接收了嫦娥一號衛星的遙測數據;通過馬斯帕拉馬斯站,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進行了遙測遙控、測距和測速的試驗,一切正常。
庫魯站從15時開始正式對嫦娥一號衛星進行跟蹤,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庫魯站進行了衛星遙測遙控、測距和測速的工作。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接收和發送的數據情況表明,聯網獲得成功。 聲音(繞月探測工程測控系統副總設計師董光亮):在嫦娥一號衛星測控任務中,我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充分借助國際航天測控資源,與歐空局等開展了測控系統業務合作。通過合作,將進一步提高嫦娥一號衛星測控覆蓋率和測控精度,增加可靠性。
原定3次中途修正只進行1次
11月2日10時33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嫦娥一號衛星成功實施了首次軌道中途修正。
10時25分,嫦娥一號衛星按照指令要求,星上裝載的兩個小推力發動機點火成功,對衛星飛行航向實施修正。10時33分,發動機關機,衛星首次軌道修正完成。各項數據表明,這次中途修正達到預期效果。
根據飛行計劃,嫦娥一號衛星在長達114小時的奔月途中,將安排大概3次中途修正,以確保衛星在長達數十萬公里的路途中精確地飛向月球。
然而,原計劃于11月1日10時25分左右進行的嫦娥一號衛星首次軌道中途修正動作不再實施,原因是衛星軌道控制"很精準"。
在2日的修正之後,原定4日對嫦娥一號衛星再次實施的中途修正也被取消。原因是2日對嫦娥一號衛星實施的首次軌道中途修正"控制精準",所以原定4日實施的中途修正不需要再進行。
聲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軌道室主任唐歌實):由於地月轉移軌道入口點精度要求非常高,衛星很難在一次軌道控制後就達到要求。此前,一些國家和地區在發射月球航天器時,都要實施數次中途修正。嫦娥一號衛星僅用一次修正就達到預期目標,標誌著我國的衛星軌道測定與控制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
1293秒夢想成真
11月5日11時15分,嫦娥一號衛星如期到達第一次近月制動點。
千萬里的追尋只為這一刻!
這時的"嫦娥"需要進行減速制動,也就是"剎車",只有這樣,才能被月球引力捕獲,投入到月球的環抱,成為繞月飛行的衛星。
這是實現繞月飛行的一個重要步驟:"剎車"太重太急,衛星就要撞到月球上去;"剎車"太輕太弱,衛星則會飄向太空。"剎車"是否成功,關鍵取決於"嫦娥"的位置和速度矢量是否正確。
10時15分,已經完成姿態調整的嫦娥一號衛星接到指令,衝著衛星前方的主發動機噴出橘黃色的火焰。好像加速行駛的汽車被突然踩了一腳剎車,衛星的速度開始降低。
2.4、2.3、2.2……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表示衛星速度的數字越來越小。11時37分,衛星速度降到了可以確保"嫦娥"被月球捕獲的2.06公里/秒以下……
成功"剎車"後,嫦娥一號衛星從地月轉移軌道進入近月點約為200公里、遠月點8600公里,週期為12小時的月球橢圓軌道。
從這一刻起,嫦娥一號衛星成為真正的繞月衛星。
11月6日,嫦娥一號衛星將進行第二次近月制動,速度進一步降低,衛星進入3.5小時軌道,並在這個軌道上運行7圈。
11月7日,嫦娥一號衛星將進行第三次近月制動,進入127分鐘月球極月圓軌道。這是科學家為"嫦娥"精心選擇的"工作崗位"。在這個離月球表面200公里的圓形軌道上,"嫦娥"將不分晝夜地辛勤工作1年。
聲音(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從發射到實現繞月,嫦娥一號衛星的表現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完美!實現繞月飛行,標誌著繞月探測工程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也標誌著中國的航天正式開始了深空探測新時代。
責編:李星池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