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今日關注10月17日播出):點擊觀看視頻>>>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經濟政策中心副主任任勇
中國外交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辦公室負責人孫國順
十七大代表:今後的發展必須是環保的
央視國際網友留言:每個人要從自己做起
央視國際網友留言:深刻體會環保重要性
環境問題,世界關注。環境保護,人人有責。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正面臨著各種環境問題的考驗。在中國,環境保護正成為中國從政府到民間,全民的行動。解決全球變暖需要什麼樣的中國?我們為這樣一個中國作出了哪些行動?本期節目推出《使命與責任:綠色增長 和諧中國》,邀請中國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經濟政策中心副主任任勇、中國外交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辦公室負責人孫國順、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原院長、青藏鐵路設計總負責林蘭生做客演播室。
詳細內容:
用科學發展破解環境難題
主持人(王世林):
大家好,歡迎收看《今日關注》特別節目--《使命與責任》,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今天進入第三天,十七大報告中有關生態文明的理念,引起了人們的熱烈反響。那麼生態文明對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體現在哪?如何用科學發展破解環境難題?今天就這個話題演播室請來兩位嘉賓來為我們解讀,一位是中國國家環保總局政研中心副主任任勇先生,還有一位是中國外交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負責人孫國順先生,你們好。
歡迎兩位到演播室參與我們的節目,人們注意到了從“十二大”到“十五大”我們黨一直強調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十七大”的報告是首次提出生態文明,所以首先我們一起來聽一下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上有關生態文明的闡述。
胡錦濤:
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主持人:
兩位怎麼理解生態文明的內涵?任主任?
任勇:
其實文明是一種社會進步的狀態,或者説一種進步的成果。生態文明也就是説它是以生態環境為主線的一種社會進步的成果。具體講生態文明應該是一種已公共自然和環境保護為核心價值的,以人與自然和諧相互為基礎的一种經濟社會進步的結果。當然,建設生態文明是一種過程,從我們當前面臨的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們十七大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新的要求看,我們建設生態文明有具體的目標和任務,在現階段看,主要是明顯的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要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使我們國家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