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黨的十六大以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成就綜述

 

CCTV.com  2007年10月12日 21:27  來源:農民日報   
專題:喜迎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強基固本新跨越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從統籌城鄉發展出發,基於兩個趨向的重大判斷,連續制定四個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1號文件,出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劃時代意義的支農惠農政策,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産積極性,農業農村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發展階段:糧食連續三年增産,糧食單産創歷史最高水平,主要農産品質量全面提高;農民收入快速增長,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開始建立。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確保13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大事。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著力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加快推進結構調整,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産能力。

    值得自豪的是,2004年-2006年,糧食産量實現了1985年以來的首次連續3年增産,三年糧食共計增産1335億斤。2006年糧食産量達到9949億斤,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糧食單産連續三年超過300公斤,2006年糧食單産達到314公斤,創歷史最好水平。

    在確保糧食生産穩定發展的同時,黨中央、國務院更加注重改善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生産質量,為農業生産創造出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實現農業增長方式從數量增長到質量和效益增長的轉變。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在農村産業結構方面,2006年農村增加值中,第一産業的比重為29.6%,比2002年下降0.9個百分點,第二産業比重為54.8%,上升1.9個百分點。從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佔農業總産值的比重看,種植業比重不斷減少,林業、畜牧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2006年與2002年相比,種植業所佔比重下降了2.2個百分點,達52.3%,林業、畜牧業則分別上升了0.1和2.2個百分點,分別為3.9%和33.1%。從各業內部來看,種植業中大宗農作物調整力度較大,優質農産品發展迅速。據農業部初步統計,2006年我國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品種優質率分別達到69.1%、55.2%、42.0%和65.7%。種植業生産的專業化分工和區域化生産進一步鞏固,2003年《優勢農産品區域佈局規劃》發佈以來,我國農産品日益向優勢區域集聚,優勢農産品産業帶穩步發展,全國已經形成東北的大豆、玉米帶;黃淮海地區花生、小麥帶;長江流域油菜帶;新疆棉花産業帶。農業生産更加注重生態産品的開發,全國安全農産品已初步形成了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發展格局。

    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使得我國其他主要農副産品都獲得穩定增長。目前,我國穀物、棉花、水果、蔬菜、肉類、禽蛋和水産品産量獲得較快發展,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以來,糧食生産繼續穩定發展,夏糧、早稻克服多種困難繼續增産,秋糧生産各項工作順利推進。農産品産量的不斷增長,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生産生活資源,大大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質量。

    這些年,農民最為津津樂道的是手中的票子漸漸多了起來,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慢慢好了起來。統計數據印證了農民現實的感覺: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587元,比2002年增加1111元。特別是2004年-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量連續三年超過300元,歷史上前所未有,增幅連續三年超過6%,是1985年以來的首次。

    如今在農村,致富奔小康的渠道在不斷拓寬。家庭經營純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産性收入增長態勢比較明顯。工資性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2006年人均工資性收入比2005年增加200元,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超過60%。農戶家庭經營人均純收入1931元,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所佔的比重為53.8%,比2002年下降6.2個百分點;人均工資性收入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所佔的比重為38.3%,比2002年提高4.4個百分點,成為農民增收的突出亮點;農民人均轉移性收入的增長幅度由11.7%增加到22.5%,成為拉動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同時,農村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農村服務業等第三産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以農家樂等觀光、旅遊和農村流通業為主要內容的新型農村服務業方興未艾,發展迅速。

    收入的不斷增長為農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堅實基礎。如今的農村,電話、手機已經普遍應用,電腦、大屏電視也開始進入農民的家庭,肉類等安全放心的食品也擺上了農家餐桌。數據顯示,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從2002年的1834元增長到2006年的2829元,年均增加249元。醫療保健、交通通訊、文教娛樂等方面的支出不斷上升,食品等基礎性消費的支出比重不斷降低,恩格爾系數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6年的43.02%。

    農村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得到大力推行,農資超市和農家店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商品流通成本進一步降低,農村消費市場逐步活躍,消費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

    十六大以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農村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歸功於黨中央國務院的英明領導;歸功於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業部門按照中央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歸功於廣大農民群眾和全體“三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黨的十六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針對新時期“三農”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特點,與時俱進地制定了加強“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形成了一系列指導“三農”工作的新理念、新認識,明確了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新任務、新要求,出臺了許多符合我國國情、符合農業農村實際的新政策、新措施。在此同時,中央堅持鬆緊適度,有保有壓,在宏觀調控中始終堅持加強和保護農業,出臺了取消農業稅、農業特産稅、牧業稅、屠宰稅和發放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等支農惠農政策,實施了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政策,制定了對糧食主産區和財政困難縣實行獎勵補助的激勵政策,強化了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政策等等,逐步形成了新時期保護和支持農業的政策體系框架。並開始建立新時期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積極探索“三農”投入穩定增長的機制,逐步建立了購銷市場化和經營主體多元化的農産品流通機制,形成了農民就地拓展與外出轉移相結合的就業創業機制,完善了村民自治和鄉鎮政務公開的鄉村治理機制,強化了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的監督管理機制等等。這些機制的建設,為農業農村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當前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出現了多年企盼,十分難得的好局面,也是和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作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強化農業基礎地位重大舉措分不開的。我們緊緊把推進科技進步作為實現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關鍵環節,通過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研發,推廣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實施農民主體培訓,建立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技推廣新機制,以及對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和疫苗的研製等等方面,科技對農業的支撐能力不斷增強,貢獻率已達48%。我們緊緊把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作為實現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通過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措施,推廣應用一大批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的農作物新品種和新技術,推進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和退牧還草等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實行海洋伏季休漁和長江禁漁期兩大措施,積極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等等。農業增長方式的這些變化,是新時期我國農業的深刻變革,預示著今後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向和光明前景。

    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和喜人景象,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也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供了重要支撐。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仍然處於艱難的爬坡階段,不斷面臨新的情況、新的矛盾和新的挑戰,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任務始終十分艱巨。我們堅信,在黨的十七大之後,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有農業系統廣大幹部群眾和億萬農民的艱苦拼搏,農業農村經濟一定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寧啟文)

責編:李星池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