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中國新聞):您買房了嗎?小區環境優美嗎?物業公司讓您滿意嗎?衣食住行方便嗎?別看都是瑣事,但它們構成了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而幸福、和諧的生活,則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石。系列報道《科學發展 和諧中國》今天就帶您體驗中國普通社區的和諧生活。
這位一板一眼的指揮叫閻維娜,老人70歲了,每禮拜都和小區合唱團的歌友們在這裡練歌。看到記者,閻阿姨遞過來一張自己的名片。
記者:您在社區裏也用得著名片嗎?
閻維娜:因為我是關愛小組的,關愛一些老年人,空巢家庭,他們不認識我,我就把這個名片給他們,他們以後有事就找我。
閻維娜老人住在武漢市的百步亭花園社區。從三年前開始,她已經給鄰居發了兩百多張自製的名片。一來二去,醫生出身的閻維娜有了名,找她幫忙的人還真不少。義務測量血壓,帶上親手烙的雞蛋餅登門看望生病的鄰居,老人樂此不疲。她説,百步亭社區的住戶自發成立了許多關愛小組,社區9萬多名居民,每1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親情服務志願者。
58歲的陳立昌搬到百步亭七年,他説,生活在這個社區,沒有“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現代城市病”,大家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物業公司細緻週到的服務更像親人之間的關懷,令人感動。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物業管理的範圍包括安全、綠化、保潔、維修。不過,陳立昌告訴記者,百步亭的物業做得更多。
武漢百步亭社區居民陳立昌:孤寡老人的買菜、看病等等行動不方便需要幫助的時候,按物業管理來説,它不在物業管理範圍內,但是我們的物業管理人員知道了這種情況,把它都記錄在案,當居民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都主動地上去幫扶這些弱勢群體。
在社區管委會,員工們每天都會看到這兩句話:居民永遠都不錯,我們永遠有不足。
十七大代表、武漢百步亭花園社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王波:只有把居民永遠都不錯,我們永遠有不足作為我們的服務理念和宗旨,這樣才能讓我們每時每刻做工作的時候,都能想到我們應該幫他們解決所有問題,哪怕他們誤解我們,我們應該把它解釋清楚。所以,是一家人的,心和心的溝通。
百步亭社區裏,沒有政府的基層組織街道辦事處,但居民的衣食住行,上學看病都由社區管委會來操心,比方説,在這座60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社區中心醫院,不僅看病方便、便宜,院方還為每戶人家設立了健康檔案。百步亭一共有7個苑區,家家戶戶都不裝防護網,居民們説,住在這裡很安心。
記者章林:安心、方便,舒適,輕鬆,每個人都嚮往這樣的生活。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城市,越來越多的社區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僅給民眾提供適宜居住的自然環境,還開闢網絡空間,讓大家盡情地自由交流。
這是北京很有名的一個小區論壇,它在業主當中頗具號召力。這幾位就是論壇上的活躍人物,小區裏連續四年的慈善義賣、童子軍植樹、餃子大賽、話劇演出等等,都是他們熱心策劃並組織的。
北京格林小鎮業主張超:我們的這個論壇更加密切了鄰居之間的互動,讓我個人感受有點回到了小時候我住的那個部隊大院,大家都認識。讓大家覺得是住在一個非常溫暖舒適的大家庭裏面。
年輕的姚青松就像是大家庭的家長,忙完自己的工作,還要籌劃小鎮的活動,他説,當初號召鄰居們把家裏的閒置物品或者收藏拿出來,每年舉行一次拍賣大會,是想籌集款項資助一所貧困小學。現在這個學校已經配備了全新的教學桌椅和電腦,每年,優秀學生和老師還會得到獎勵。
北京格林小鎮業主姚青松:現在我們的基金基本上就定位在這兩個方向,教學上幫助貧困小學;另外一個幫助白內障患者。現在已經積累了六七萬塊錢。
姚青松説,做這些事情其實佔用了很多私人時間,但是,與同樣友善的鄰居們一起去商量,去行動,沒有人感到累,內心反而充滿了快樂,因為他和大家一樣,愛小鎮,愛生活。
無論是普通民眾居多的百步亭,還是白領聚居的格林小鎮,生活方式或許不同,但縈繞期間的溫馨卻是相似的。這些年,中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城鎮人口增加到5.77億,社區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出來。友愛的鄰居,方便的設施,貼心的服務,這一切組成了和諧的社區,成為和諧社會的細胞。同時,中國的廣大農村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建設著和諧的村莊。
責編:王壹霖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