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十七大的勝利召開,真正體現民意、反映民聲,央視國際復興論壇發佈《給總書記捎句心裏話》,受到廣大網友關注,網友回帖十分踴躍,現將部分網友回帖進行了整理,將逐步、分期推出。歡迎網友們積極發言!
主題:中國儘快擁有航空母艦已成中國人揮之不去的情結
作者:xieyafei
中國發展海權戰略,是為適應經濟向海洋貿易形態轉型,中國建造航母,是打造“藍水”海軍的核心和象徵,也是一個大國之正當所為。
XXXXX軍方將領在今年兩會期間公開談論中國研製航母,指一切進展順利,有可能在2010年前完成,終於解開了盛傳多年的中國航母之謎。中國官方隨即表示:“中國擁有廣闊的海疆,保衛國家海上安全,維護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是中國軍隊的神聖職責。”
海權標誌一個國家運用軍事力量控制海洋的能力,中國海年由近岸、近海防禦型向遠洋攻防型轉變,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大國崛起須掌海權
中國經濟正處於由自給自足的“內向型”結構向依賴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結構轉型的關鍵階段,海外貿易已成為中國的主要經濟結構,中國經濟發展日益依賴於“海上生命線”以及遠離本土的海外貿易區域的穩定。中國的國家利益與20年前相比,已變得更複雜、更多元化。作為全球第二貿易大國,中國每年的對外貿易佔閏內生産總值已經超過六成。
2006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為1.45億噸,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同時在石油消費方面也僅次於美國。未來15年,中國對石油天然氣的需求,增長會更加明顯,預計到2020年,石油需求量為3.6~4.3億噸,而國內産量只能保證2億噸。此外,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目前已經達到萬億美元的規模,2006年的進出口總額更高居世界第一三。大規模的對外貿易額在使國民經濟加速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中國經濟對外依賴的程度。
運用軍事力量實現對海洋的控制,保障本閏的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已成為大國的發展所需,亦是大國實力的標誌。
小型艦隊難以遠征海權是一個國家運用軍事力量對海洋的控制能力,其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海軍的強弱,國家主席XXXXX提出“需要鍛造一支強大的、確保隨時有效執行任務的海軍隊伍”,是實施中國海權戰略的號令。
日前中國海軍在世界的地位究竟如何?國際軍事界一般認為,中國海軍目前尚以中小型艦艇為主,缺乏適宜遠洋部署的大型艦隻,其實力應排在第七名比較合適,這與我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上的排名基本符合。
中國海軍由潛艇、水面艦艇、海軍航空兵、岸防部隊和海軍陸戰隊以及各種保障部隊組成,《簡氏防務週刊》2002年的資料介紹,中國海軍擁有各類艦艇600多艘,其中100余艘為潛艇、驅逐艦、護衛艦等主力艦艇,總噸位約130萬噸。雖在艦艇數是上僅次於美、俄海軍,位居世界第三,但在質量上比英國和法國海軍都落後,由於沒有航空母艦和巡洋艦等大型艦隻,加上防空與反潛能力薄弱,海卜補給和空中加油問題很大。與先進國家海軍相比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
美國前任國防部軍事戰術專家洛克非斯認為,中國海軍日前在亞洲地區具有相當實力,中國潛艇封鎖戰理念運用十分純熟,但是遠征陸戰作戰思路還比較保守。雖然中國海軍的潛艇部隊戰鬥力顯著,但目前其水面艦隊的地區外戰鬥能力尚顯不足,除了4艘從俄羅斯引進滿載排水量近8000噸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以及剛剛成型的2艘“蘭州”級驅逐艦外,根本沒有能在己方陸基空中力量防區外為自己的兩棲部隊提供支援的水面戰艦。中國海軍缺乏足夠多的區域防空戰艦以幫助艦隊抵禦敵方飛機或反艦導彈的攻擊。
英國海軍分析家杜寧則認為:“中國海軍現有三個艦隊,目前的計劃就是希望在台灣海峽和有爭議的南沙群島獲得真正有效的作戰能力。但要獲得這種能力,中國海軍還有一個致命弱點,就是缺乏有效的海上制空能力,難以在戰時為艦隊提供可靠的保護。這就帶來一個問題:中國是否要建造航空母艦──真正‘藍水’海軍的核心和象徵。”
中國經濟急速發展,保護本國對外貿易,保障戰略物資海上運輸線安全的重任自然落在海年肩上。
“藍水”海軍催生航母
中國是一個擁有300萬平方公里海域的海洋大國,但悶前海岸防衛能力僅限于第一島鏈以內,為應對急劇轉變的戰爭模式和戰爭形態,中國的國土防禦策略必須將國防戰略的視角覆蓋本國利益所在的所有領域和地域。中國對外貿易,絕大部分都是依靠海上運輸,海上航線的安全直接影響經濟發展,任何主要海上通道的阻斷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但是,中國日前有限的海軍力量,尚難確保從中東和非洲運回中國的石油天然氣船隻萬無一失,能源安全操控在美國等海權大國手中的現實,令國人不安。
發展“藍水”海軍,作為中國海權戰略的第一步,已使這種令國人尷尬的情況有所改變,中國海軍編隊多次出訪太平洋彼岸的國家,展示了步入現代化行列的中國海軍新姿,但與大國掌控海權的要求相比,還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因此,北京決定打造航母戰鬥群,並將之部署在南中國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這條中國經濟生命線卜,靠自己的海上軍事實力來保護自己的海上供應線,也成了當務之急。
雖然中國海軍的戰略任務與美同海軍控制全球海權和南海向陸攻擊的任務不同,航空母艦在中國軍事戰略中的地位並不十分重要,但是國家海洋戰略和全球利益卻確實需要它。航空母艦除了可以用來保護國家的海卜交通線、能源補給線,還由於它的海上浮動機場功能而獲得無限制空權;航母不但在戰時可以發揮海上基地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延伸國家的影響力。在外交上,航母更具備僅次於核的威懾功能。
早在80年代中期後,建造航空母艦就提上了中國海軍發展的議程。1987年,海軍著手實施為航空母艦訓練指揮人員的“艦長工程”,從海軍航空兵選拔富飛行經驗的優秀年輕飛行員,送到水面艦艇學院學習艦艇指揮專業,經過系統教育後,再分配到驅逐艦和護衛艦擔任實習艦長或副艦長。目前,70%的學員已擔任了導彈護衛艦的艦長,其餘的則為導彈驅逐艦的副艦長。幾年的訓練和實踐,學員已初步具有了大型水面艦隻的作戰指揮、裝備使用和技術維修的能力。這就為組建航窄母艦部隊,培養了上天能駕駛戰機、下海能操作艦艇的指揮人才。
80年代中期中國曾向澳大利亞購買了1艘已退役的航空母艦,用以研究航空母艦的內部結構和建造技術。與此同時,海軍和船舶工業也展開了航空母艦的預先研究和初步設計工作。1993年3月14日,北海艦隊政委張海雲在政協會議上首次透露,海軍正在研究設計航空母艦,但還沒有進入建造階段。90年代初蘇聯瓦解後,中國曾試圖向烏克蘭和俄羅斯購買航空母艦不過,最後由於價格太高,以及其它原因,購買計劃並沒有實現。90年代中期,南海局勢緊張和兩岸關係惡化,海軍要求建造航空母艦的呼聲愈來愈高。中央決定將航母計劃提前,並列為“九五”計劃的重點專案。
中國將先建造兩艘航空母艦,預算200億人民幣,前期工程早于1996年開始。估計中匡要建造的航空母艦可能是四五萬噸級左右的中型航空母艦,以招載兩個中隊24架戰機及相應配套的保障飛機為標準。
據悉,目前中國航空母艦的許多部件已向軍方交付,例如哈爾濱軸承集團研製的艦用軸承、哈爾濱鍋爐廠研製的鍋爐配件、鞍鋼和寶鋼研製的特種艦艇板捌等,雖然航空母艦核心──艦體的研製情況尚不清楚,但艦載機正在研製,配套船舶、潛艇都已經開工。
80年代著手實施的“艦長工程”,為組建航空母艦戰鬥群,培養了上天能駕駛戰機、下海能操作艦艇的指揮人才。
可能部署東海與南海俄羅斯官方的情報研究資料顯示,中國航母最可能的排水量約為4.6~5萬噸,中同打算改進自主研法的J一10作為艦載機,該機採用了前鴨翼的二三角邊緣機翼佈局,其起落結構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將來應用於艦載機的用途。另外,J一10的翼展僅有Su一33的70%,毋須折疊機翼就可以搭載進入航母。西方媒體報道,稱J一10有艦載機改型計劃,艦載型的J一10C將成為未來中國海軍艦載機部隊的主力。有消息稱,中國有意引進AL一31FN型推力向量引擎,用於改進J一10進行航母艦載。因為推力向最引擎會有較低的降落速度,而且也會較迅速地在接地後復飛的情況下拉起。同時,西方媒體也指出J一10改型面臨前起落架強度和改用雙引擎設計的問題。
美國海軍情報披露,為航母戰鬥群配套,中國正新建造5艘094型核潛艇。為加強潛艇的核反制能力,還配備了射程逾萬公里的“巨浪一2”導彈。五角大樓認為,其中幾艘將部署在興建中的海南核潛艇基地。
軍事專家指出,中國起碼要建造兩艘航母,以便在東海及南海成立兩個航母戰鬥群,中國目前已為自製的航母取名。台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淡江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認為,建、造兩艘航母是合理的,既符合東海及南海守衛的需要,兩艘航母也需要互相替補,一艘在作整修時,另一艘可以繼續運作。他相信中國建造的航母屬於中等規模級別。他同時認為,雖然臺海問題並非中國建造航母的主要理由,但難免會對台灣帶來影響,令台灣東岸門戶洞殲。
目前中國在建造航母上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技術;二是財政。軍方指出中國製造航母的七大難題,這些關鍵技術包括:蒸汽彈射器、阻攔索及大型升降機等。其它與航母配套的系統,比如艦載近程防禦武器系統,雖有消息稱在技術上已有突破,但還沒有歷經過任何實戰的檢驗,其可靠性將直接關乎航母安危。國防科工委主任張雲川坦承,有很多技術難關需要克服。據稱,中國方面將會獲得俄羅斯的艦載機技術,並從俄羅斯進口Su一33艦載機。至於財政,相信不會有問題。
日本扮恐慌暗藏玄機
中國建造航空母艦的話題,裏裏外外的炒作也有近10年了。其問除了對建造規模與進程的猜測外,不乏“威脅論”的雜音。西方國家將中國建造航母,解讀為武力解決領土爭端、爭奪地區主導權的手段。
喊聲最高的是日本。退役的海上自衛隊將領川村純彥説,為了防止中國造航母,日本也必須擁有自己的航母。日本傳媒也幫腔指責中國建造航母將引發地區軍備競賽,並稱一旦中國擁有航母,日本的海上運輸線將受到威脅。
中國海軍能威脅日本嗎?我們看一看日本海軍的實力就知。
《簡氏防務週刊>2002年資料介紹,日本海軍擴充迅速,其艦艇噸位已達100萬噸,躍居全球第四,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及英罔,將法國擠至第五位。擁有200多艘各類艦艇,包括2艘船塢登陸艦、4艘8000噸以上的巡洋艦、40艘驅逐艦、18艘護衛艦、23艘潛艇。其新型深海潛艇最大潛深400米。日本同時還擴充了艦載直升機大隊,以增強海卜的機動能力。
日本海軍的現代化程度超過俄羅斯,僅次於美國:它不但擁有最先進的“神盾”驅逐艦“金剛”級,它以前的護衛艦也非中國能匹敵。日本的潛艇製造技術可以和當代的歐洲國家並駕齊驅。至於航空母艦,日本早在二戰時就自己建造過。
就是這樣一個海軍大國日本,竟然也唱起“中國威脅論”,足見其中暗藏玄機。
相反,美國人反而比較講實際,著名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波拉克博上表示,如果你認為中國是一個大國而且足一個正當的大國,你就不得不認為,他們會在軍事七有所作為,因為這看起來是很正常的。他認為,中國的軍事策略主要是針對台灣以及在爆發臺海戰爭時如何反制美國。如果拋開台灣因素,美中之間存在的內在利益衝突導致兩國直接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並不大。
另一位美國中國軍事研究專家林長盛對中國建造航母並不表示擔憂,他説,美國的航空母艦是全球作戰的重型航空母艦,而中國大陸就是造出航母,也不過就是區域性的、中小型航空母艦。
在國人心中,中國何時擁有航空母艦已成揮之不去的情結,從這種關注中,可以看出國人對國家海洋安全問題的重視,在中國人眼裏,航空母艦已經成為軍事大國和國家安全的象徵。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或許人們更會關注另一個問題:我國自行研製航空母艦的起點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多遠?
責編:修榮騰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