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王德學:我國正處在各類事故“易發期”

CCTV.com  2007年10月08日 18:44  來源:新華網  
專題:關注安全生産 遏制礦難

    新華網北京10月8日電(記者 孫聞)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王德學8日表示,目前我國處在各類事故“易發期”,加之一些地方和單位對安全生産重視不夠,工作不力,因此安全生産領域防災減災仍是一項長期、艱巨、複雜的任務。

    王德學8日在“中國防災減災部長論壇”上指出,通過對世界多個發達國家安全生産研究發現,當人均國內生産總值處於快速增長的特定區間時,生産安全事故也相應較快上升,並在一個時期內處於高位波動狀態,這個階段就是生産安全事故的“易發期”。所謂“易發”,是指潛在的不安全因素較多。

    王德學説,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階段,影響安全生産的諸多深層次問題尚待解決。粗放式經濟發展方式尚未根本轉變;能源、原材料、交通運輸、建築、化工等産業市場旺盛;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使企業擴大生産規模、增加生産的衝動強烈,違法違規生産現象嚴重;加之體制、機制、法制尚不健全,安全管理、安全技術水平和勞動者素質不高等等。各種矛盾突出而且相互交織,困難和問題很多。這些矛盾和問題就是潛在的不安全因素,決定了我國處於各類事故“易發期”和安全生産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王德學説,今年1月到8月,全國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58起。這些事故的發生,客觀上講,有些與極端天氣事件頻繁、自然災害嚴重有關,有些也反映出經濟發展方式和安全生産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但從根本上講,還是重視不夠,工作不力”。一些地方和單位責任不落實,防範不嚴密,監管不到位;一些單位安全基礎薄弱,現場管理混亂,特別是對潛在的重大隱患沒有認真排查治理,自然災害預報、預警和應急預案、搶險救援機制不健全,最終釀成事故災難。同時,也説明了當前一些行業和地區的安全隱患仍然相當嚴重,一些企業防範抵禦事故災難的能力還很脆弱,煤礦整頓關閉和瓦斯治理兩個攻堅戰、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等方面的工作還有差距。

責編:李星池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