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傳奇奧運9月26日播出):點擊觀看視頻>>>
最新消息:奧運滑浪風帆選手李麗珊以五場四勝的成績奪得香港歷史上第一面奧運金牌。報道説,當李麗珊得知自己穩奪金牌之後很激動地對在場的記者表示她這次的成績可以證明香港的運動員不是垃圾,特別報道完畢。
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香港卡通片片斷,一隻名叫麥兜的小豬對媽媽説:“我要學帆板,我要做李麗珊第二。”
我一定要拿到奧運金牌。
在香港,帆板奧運冠軍李麗珊不僅是家喻戶曉的名人,而且是成功的標誌性人物。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在歐洲人佔統治地位的帆板項目上,香港女運動員李麗珊出乎許多人的預料,一舉奪得金牌。
當她作為香港第一位奧運冠軍登上領獎臺時,給商業上非常成功而體育運動方面鮮有成績的香港人帶來了不同一般的驕傲。在此後的幾年中,帆板成為香港熱門的體育項目,練習、訓練的人數大幅增加。
其中,不乏有一些人慕名來到李麗珊的出生地──長洲,看看這位香港第一個奧運冠軍生活成長和成功起步的地方。
長洲,我要親吻這片聖潔的土地。
長洲島,位於香港島之西南海域,是香港的第三大島。這裡沒有汽車,自行車是島上的主要交通工具。長洲島是典型的漁村風貌,民風淳樸。
李麗珊兄妹12個,她排行第8, 但在她幼年時,父親就去世了。李麗珊從小便養成了獨立、堅韌不拔的性格。長期的海邊生活,使李麗珊熟識水性,了解了大海複雜多變的脾氣,大海是她的故鄉,也是她最親近的朋友。
我知道一點都不容易,我知道找到黎根絕對不容易,我知道讓他收我做徒弟更加不容易,但是不管多不容易,我都要試一試,我要黎根收我做徒弟!
李麗珊4歲搬到舅父黎根家居住。黎根是香港首批帆板愛好者之一,經營一個小茶座和一個帆板運動訓練中心,許多帆板愛好者們經常出沒於這個地方。大海上飄動的美麗風帆,帆板愛好者訓練之餘的歡樂,所有這些都使李麗珊從小就對帆板運動産生了一種親切和幻想,這無疑成為李麗珊後來成為一名出色帆板運動員的重要基礎。
從12歲開始,在舅舅黎根的指導下,李麗珊踏上帆板開始了海上訓練,也許那時候連她的舅舅都不知道,身邊的這個小女孩將會創造香港奇蹟,是未來奧運會冠軍。
小小年紀,“海之女”李麗珊在海上駕馭帆板具有特殊的天賦,13歲那年第一次參加長洲帆板公開賽就戰勝了許多成年選手,獲得了亞軍;第二年,她又在同樣賽事中奪得冠軍。 隨後的三年中, 李麗珊參加了不少賽事,獎盃、獎牌接踵而來,短短時間內,她已成了香港帆板好手。
香港是一個商業繁榮發展的國際大都市,但是,對於體育比賽香港人並不十分看重。
在參加了香港有限的一些比賽,並且屢屢摘金奪銀,李麗珊感到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寂寞,一段時間,她曾經想放棄帆板運動,但是舅舅黎根看到了李麗珊的運動潛力和前途。在舅舅的鼓勵下,李麗珊繼續堅持訓練。
無垠的大海中,一張帆,一塊板, 海鷗是她的忠實觀眾,海風為她喝彩.李麗珊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着這項艱苦而孤獨的運動所帶來的快樂。1988年,李麗珊正式加入香港代表隊,在荷蘭教練艾培理的教導下,她先後贏得了歐洲冠軍和世錦賽冠軍, 可是在1992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時卻僅得了第十二名.海之女李麗珊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看到了目標──奧運金牌。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前,香港帆板隊根據當時的運動情況,預感到李麗珊有可能會在奧運會上衝擊獎牌;李麗珊自己也加大了訓練,日夜苦練。
1996年7月29日,當她在奧運會帆板比賽中第一個衝過終點時,已穩獲奧運會金牌。她上岸後看到教練隊友們的第一句話就是: “我搞定了!”
回到香港,李麗珊被媒體稱為“風之後”,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名氣之大蓋過許多演藝界的明星天王。在重視商業成功的香港,一個專業從事體育的運動員,第一次讓香港感受到了商業成功以外的殊榮。
特別報道:奧運滑浪風帆金牌得主李麗珊決定參加本屆奧運會,向全世界的人再次證明香港運動員不是垃圾。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34歲的李麗珊,最終獲得了女子帆板的第4名。這也是她最後一次參加奧運會. 雖然她未能再次為香港摘下金牌,但是身為奧運“四朝元老”的她用自己的成績,使世界對香港運動員刮目相看。
責編:張托雅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