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9月25日電(記者侯嚴峰、李丹)德夯苗寨的“風雨橋客棧”就建在九龍溪的堤壟上。次第排開的三棟客棧,顯示著主人家境的殷實。
今年38歲的余金燕穿著手工繡制的苗家衣飾,言談中透著苗家婦女慣有的恬淡。當記者問及她家裏這幾年的變化時,余金燕表情平靜:“也沒有多大變化。”仿佛那三座古樸中透著時尚的翹檐客棧,並沒有給她一家帶來多大驚喜。
德夯,苗語的意思是“小峽谷”。這個以民俗旅遊而遠近聞名的苗家山寨,就坐落在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吉首市20多公里外的一個山坳中。
23歲那年,余金燕從附近的村子嫁到德夯苗寨。那時候,她的公婆已經去世,小兩口住在一棟簡樸的木屋裏,耕種著5畝多稻田。一年忙到頭,一家人也只能混個溫飽。
10年前,余金燕的丈夫到深圳打工,兩年後有了一些積蓄返回家鄉。小兩口合計,趁山寨民俗旅遊正火,自己投資辦一家小客棧。
苗寨經商辦店,國家不徵稅。余金燕用攢下的錢,從2000年開始,一連建了兩棟原木客棧;3年前,又花6萬多元,建了一棟磚木結構的客棧。如今,她的“風雨橋客棧”有30多間客房,與毗鄰的德夯酒店一起,成為寨子裏接待條件最好的兩家客棧。
苗家人講究衛生,廁所都搭在離房屋挺遠的地方,這些年新修的磚房才配備了衛生間。余金燕説:“木房裏沒有衛生間,客人覺得不方便。城裏人不像我們農村,廁所都要建在房子裏。如今,我們房子裏也有了衛生間,但不少人上廁所還習慣跑遠一點。”説完,她禁不住“撲哧”一笑。
做生意,余金燕圖個爽快誠信。儘管許多客人並不是“回頭客”,但她從不因此欺客。不論是哪來的客人,她都一視同仁,公平公道。即使“老外”住店,也按定價收費,絕不貪圖不義之財。
除了經營客棧,余金燕還在德夯苗寨一家旅遊公司裏做管理工作,每月收入1000多元。婚後的余金燕很少再為客人表演苗舞了,除非遇到公司人手不夠。“結了婚的女人再去跳舞,會被人笑話的。”余金燕羞澀地説。
按照規定,余金燕可以間隔生育兩個孩子,而她至今只有一個8歲的兒子,在吉首市讀小學四年級。村裏的孩子一般就近在矮寨鎮讀書,像余金燕這樣將孩子送到城裏讀書的,在苗寨還算是件奢侈的事情。
最近,余金燕的客棧來了不少韓國客人,她便向我們打探起韓元的匯率,大家於是七嘴八舌算計起來。她在一邊靜靜聆聽,到最後也沒鬧個明白。
吃過晚飯,臨別時已經是傍晚。苗寨裏夜不閉戶,星星點點的燈光點綴著這個山間小寨,與閃爍的繁星輝映。
九龍溪的水,仍在靜靜流淌。余金燕的“風雨橋客棧”,在夜幕中顯得格外溫馨。
責編:孫潔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