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隨機採訪:不足三成被訪者知道公民道德宣傳日

 

CCTV.com  2007年09月20日 13:57  來源:人民網  
     
    [內容速覽]9月20日是公民道德宣傳日,記者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對路人進行了隨機調查和採訪。調查發現,不足三成的被訪者知道公民道德宣傳日。由此看見,我們公民道德的宣傳還是不夠普及、深入。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專題:科學發展 共建和諧

專題:圖片頻道

專題:道德楷模 文明風尚

人民網記者楊艷攝影報道

樂於助人的文明協管員。(人民網記者楊艷攝)

  9月20日是公民道德宣傳日。這是自2001年國家頒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2003年又將《綱要》印發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以來,我國的第五個公民道德宣傳日。

  轉眼,《綱要》頒布已經7年,一年一度的公民道德宣傳也已經舉行了5屆,這其中的宣傳效果如何呢?道德的宣傳是否已經帶動我國公民道德的總體提升?

  9月19日,人民網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對路人進行了隨機調查和採訪。

採訪地點一:國貿地鐵站 採訪人數:10人 知道公民道德宣傳日的人數:0

  在國貿地鐵站,記者發現大家的生活節奏似乎都很忙碌,願意停下來回答記者提問的行人較少。簡單的一個“請問您知道公民道德宣傳日”提問,有4位是擺手作答,還有6位行人的回答是“不知道”。

  這樣的採訪結果,有點讓記者驚訝。不過在屬於金融中心,大家都行色匆匆的國貿,大家所説的“不知道”也並不一定就是完全不知。他們否定回答的原因,可能是真的從未聽説過,但也有可能是腦海裏一下沒有想起來,也或者是知道但是怕耽誤時間。

  採訪中記者也遇到了非常不耐煩的行人,嚷嚷著“幹啥,幹啥呀!”把記者狠狠甩開了。沒有時間、不願接受採訪都是個人權利,但是這樣的行為就有些不尊重他人,傷害他人情感。

  由此看見,我們公民道德的宣傳還是不夠普及、深入,普通市民知道者很少。

    採訪地點二:綠茵覆蓋下的街道 採訪人數:8人 知道公民道德宣傳日的人數:5人

  既然嘈雜的環境讓人停不下腳步,也靜不下心來和記者好好聊聊,記者就又選擇了一個安靜場所。這是一條被綠茵覆蓋的街道,街面非常乾淨,馬路一邊有一排長椅供行人休息。

  時近中午,記者發現安靜環境中,來往的大都是些老人。記者發現有兩位老人,他們手臂上帶著“文明協管員”的袖章,便走過去和他們聊了起來。

  在談話中記者得知,兩位大媽從電視裏看到過公民道德宣傳日,但是並不知道是明天,對於公民道德宣傳的一些具體內容也不記得。

  大媽向記者介紹説,她們是附近小區的 “文明協管員”,平時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在小區裏巡視,阻止小商小販進入打擾居民,也隨時糾正居民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如隨地吐痰、扔垃圾等。雖然他們的工作,主要是以維護小區文明為主要職責,但是如果哪家有些小困難、小麻煩,她們也都會積極幫忙,像買菜時順便給獨居的孤寡老人帶些菜,給經常不在家的居民交電話費、接收郵件等。這其實已經大大超出了她們原本的工作範圍。

  雖然兩位老人不記得公民道德宣傳的具體內容,給她們一份標準的文字試卷,她們也肯定答不了高分。但是她們的身體力行已經給公民道德測試交上了最好的答卷,她們才是公民道德的最好展示。

記者建議:建立公民道德踐行環境 從媒體宣傳走入百姓生活 帶動公民道德提升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一些公民的不道德或者是不文明的行為。如洗衣水的隨便倒,使路邊積起了一個小水洼;路旁細嫩的小樹係挂著厚實的棉被;美容院為他人美容但是自己店面旁卻有兩袋厚厚的垃圾等。

  當市民在做上述不文明行為的時候,他們也許是無意識的,他們並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不便和煩惱。但當記者看到這樣的行為,走上前向他們指出時,他們都能虛心接受,表示以後會注意。

  市民的一説就懂和記者指出他們不文明行為時的羞怯,讓記者感覺:不是我們的公民缺少道德心,也不是我們的公民不嚮往道德的提升以及道德提升後的受人尊敬;而是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是不道德的。

  有一些市民他們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裏生活的久了,會忽略了自己的言行舉止,忽略了別人對他們行為的感受。當這樣的生活圈子有個改變,有了提醒他們注意、引領他們改進的人、或者事出現時,他們的感觸還是比較深的。就像那位隨地倒洗衣水的大姐説的,你現場給我指出來比在電視上提倡不隨意倒洗衣水,給我的觸動更大。

  記者提議,我們大家可以一起來建立一個踐行公民道德的大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人人都是不道德行為的勸説員、引領者和實踐者。大家都做到為身邊的鄰里服務,從而做到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為人民服務”;大家都做好本職工作、培養和發展夫妻愛情、長幼親情來維護好我們身邊的小集體,從而維護好我們社會這個“大集體”,構建起和諧社會。

  我相信只要我們都做好自己的個人的“道德”,那我們整個社會的公民道德也一定會有個很大的提升。

  公民道德資料:

  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是:從我國歷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在公民道德建設中,應當把這些主要內容具體化、規範化,使之成為全體公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

小區居民自發的對弱勢群體的捐助。(人民網記者楊艷攝) 
 

妻子多年照顧行動不便的丈夫也是公民道德的體現。(人民網記者楊艷攝) 
 

維護公民道德要從小事做起──小樹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人民網記者楊艷攝) 
 

清潔河道讓城市清潔 但維護清潔更靠你我他。(人民網記者楊艷攝) 
 

美容院前的垃圾 美了他人臉面還要顧及自己臉面才好 
 
花的風景不需要點綴。(人民網記者楊艷攝) 
 
剛整修過的公交站牌又被貼上了“牛皮蘚”。(人民網記者楊艷攝)

責編:修榮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