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和諧”已成為廣受中國各階層歡迎的詞彙

 

CCTV.com  2007年09月20日 12:31  來源:新華網  
專題:喜迎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專題:圖片頻道

專題:科學發展 共建和諧

    9月8日,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西津路社區開展“創意水果拼盤賽”,居民們紛紛亮出自己的手藝,互相交流學習,共建文明和諧社區。新華社發(謝貴芳 攝)

    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顧錢江)中共十七大前夕,黨的一些理論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和以往黨的歷次代表大會相比,規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將成為下月舉行的十七大的重要內容之一。

    中央黨校科社部教授吳忠民説:“和諧社會是親民理念,也是富民政策。可以預計,十七大以後的中國將把構建和諧社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提升民眾的福祉。”

    他説,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6月25日發表的重要講話,將社會建設提升至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並列的位置,以“四位一體”的新佈局對未來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行了部署,這將更加有力地促使全社會走向和諧。

    事實上,和諧社會理念已引起中國一系列公共政策的變化。繼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後,到今年底,中國農村低保制度也將全面建立,預計將有3000萬人受益。今年,中國將在農村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爭論、醞釀多時的醫療改革方案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向社會公佈,旨在讓人人享有衛生保健。

    吳忠民教授指出,和諧社會是本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新理念,一經提出立即引起全社會的共鳴,不僅低收入困難群眾歡迎,富有的老闆階層也歡迎。各階層沒有爭議地接受和諧社會,這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現象。

    “這説明,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期,構建和諧社會既順應了民意,也符合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基本趨勢,”吳忠民説,“可以講,‘和諧’已成為中共十六大以來廣受民眾歡迎的政治術語。”

    不少專家認為,和諧理念在中國歷史進程中具有重大意義,它從根本上摒棄了一段時間來“鬥爭”壓倒一切的認識。

    吳忠民形容,和諧社會是一個“保底但不封頂”的社會,它不僅僅是為弱勢人群服務的,而是既為人們的生存和尊嚴提供一條“底線”,又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提供充分空間。各階層都能各盡所能,各得其所。

    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經濟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長,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四位,但這艘巨輪也駛入了深水區──不同群體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地區和行業差距出現了令人不安的擴大趨勢。

    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生活中存在三種矛盾:一是由社會變動所伴生並已引起公憤的問題,如權力致富、貪污腐敗現象等,必須下決心解決;二是由快速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緊迫民生問題,包括就業、社會保障、住房、“看病貴、看病難”和“上學貴、上學難”等,應積極主動解決;三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具基本性、長期性的矛盾,如産業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等,也要千方百計加以緩解。

    “從最為現實的意義上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戰略決策為正確處理當前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複雜矛盾,進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新的對策。”李君如説。

    專家認為,這也可以視作對鄧小平提出的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思想的回應。

    在統籌考慮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基礎上,中共領導層還進一步把和諧理念用於處理全球性問題,提出了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並在國際上獲得良好反響。

    法國國際問題專家皮卡爾認為,“通過今天中東、近東等地的動蕩局勢,可以看出國際關係仍然建立在衝突理念基礎上。當然人們不可能天真地以為當今世界可以忽視地緣政治利益,世界仍將有衝突和戰爭,但是正因如此,中國關於和諧世界的説法才顯得更加重要。”他説,這一理念給世界帶來的信息是“改變衝突思路”、“共建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

    海內外輿論認為,中共提出的“和諧”理念,絕非空穴來風,而是針對種種現實矛盾和問題提出的應對方案。這裡面,國內的和諧與世界的和諧互不可分。黨的理論家進一步指出,這一政治術語還應有更深遠的制度意涵。

    “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走到一個制度設計和制度創新的關鍵時期,”吳忠民説,“和諧社會理論所揭示的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和安定有序等重要特徵,符合人類現代文明理念,為中國現代社會基本制度設計和創新提供了基本出發點。”
 
 

責編:修榮騰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