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視頻]諾貝爾獎得主北京論環保

 

CCTV.com  2007年09月14日 21:31  來源:CCTV.com  
進入[360度]>>

 

    CCTV.com消息(360度):

    從9月11號開始,為期四天的2007諾貝爾獎得主北京論壇今天閉幕。這四天當中,9位諾貝爾獎得主和6位中外科學家給中國的觀眾帶來了50余場演講,儘管他們的專業背景都各不相同,但是這次,他們談論的話題只有兩個:一個是能源,一個是環境。如果説于之前舉行的APEC是政治家之間的一場有關全球氣候變暖的對話,那麼,這次在北京的這次同一主題的對話,就顯得更為民主,更為學術,甚至許多觀點都更為異想天開。我們一起去聽聽。

    儘管這15位科學家研究領域分別涉及經濟、物理、化學等,但在各自的演講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語就是“全球變暖”。對於未來全球的氣候變化,科學家們都表示出急切的擔憂。

    現在您看到的這兩張圖片表現的都是阿拉斯加裏格斯的冰川,但是拍攝時間分別於1941年和2004,63年間冰川消融了610米。此外,阿根廷的部分冰川和喜馬拉雅山的冰川也正在以每年十到十五米的速度消融。對此科學家們十分擔憂。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理查德?傑爾:也就是説海平面在未來一百年會增長25正負十米的程度。在水平面增長25米的時候,美國有4700萬人,印度斯裏蘭卡1億4千6百萬人,還有中國台灣的一些居民都會被淹沒。

    為此,科學家們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為地球涂上一層“防曬霜”,這樣可以將陽光反射回太空,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生成。或者是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科學的方法儲存起來:埋地底下或者深海裏。

    發展和利用新的能源也是目前科學家正在探索的。太陽能和核能就是科學家非常推崇的兩種資源。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教授卡羅盧比亞:是因為在世界上我們有很多日照很長的地帶,而很多國家正在發展這種技術,這是一個例子,是64兆瓦的設備,佔地幾百平方公里,它的成本只有兩億美元,可以産生大量的電力。它的成本比較低,大家都知道現在電價是十幾美分一度,再過幾年可能會將到五到六美分一度。

    除了用新技術來抑制全球變暖之外,一個全世界的國家共同協作的機制同樣重要。比如,一些科學家就認為,全球變暖問題並沒有被有些國家,甚至是發達國家所嚴肅對待。

    美國馬裏蘭大學教授,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謝林:現在,美國似乎並不願意在減緩全球變暖的步驟上做出努力,不願意制定一些減排的措施,為什麼,因為他更熱衷於伊拉克。如果這樣的話,發展中國家沒有理由相信美國或者其它發達國家在對待全球變暖問題的態度上是認真的,所以一些發展中國家當然沒有理由認真地對待全球變暖的問題。

    謝林教授説,《京都議定書》也並不是一個有效的協議。《京都議定書》只為簽訂協議的國家制定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指標,但是對於如何達到這樣的指標,一些國家並沒有好的辦法,如果沒有完成指標,也沒有相應的約束機制。

    理想的辦法就是,發達國家先成立一個類似于北大西洋公約的組織,在有資金和武力保證的前提下,大家共同展開有關環保的行動,而發展中國家的任務則是加緊發展經濟,這樣使得承受天氣災害的能力提高一些。

    美國馬裏蘭大學教授,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謝林:到那個時候,再邀請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參與進來,並且從財力上幫助它們,來減緩全球變暖。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埃德蒙菲爾普斯,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我相信中國以後一定會變得更乾淨,因為發達國家也走過這樣的過程,現在的狀況只是暫時的,一旦經濟發展上去,有些問題也能隨之解決。

責編:王超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