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林秀貞,一個普通村民的愛意人生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30日 15:37 來源:
京華時報消息:
在當地,很多年前,林秀貞就是個“名人”了。她到鄉里趕大集,由於打招呼的人太多,“點頭點得脖子都酸了”。
林秀貞的聞名,是因為鄰里都認為她是個“大善人”。
1976年至今,有5位孤寡老人因為林秀貞而能夠安享晚年,得以像有兒女的老人“一樣生,一樣死”。還有一位呆傻老人,因為林秀貞的存在,得以孩子一樣地生活在他純凈的世界裏,至今他已被林秀貞養了25年……
林秀貞,河北衡水市棗強縣南臣讚村的一名普通村民。
6位老人進入她的世界
8月18日,河北衡水市棗強縣王常鄉南臣讚村。
天氣晴朗。陽光灑在一棵挂了果的棗樹上,青綠的棗子閃著光芒。這棗樹位於一處老宅院裏,院子曾經的主人叫朱書貴和劉秀煥。院子已20多年沒人住了,只是默默塵封著一段往事。
幾十米外,住著村民林秀貞。
從30年前開始,這個院子和林秀貞這個名字就緊密相連,也是從這裡開始,一個贍養6位老人的故事拉開序幕……
1976年,衡水大旱。
這一年不僅缺水,由於植物沒生長起來,柴草也稀缺。
南臣讚村有一對無兒女的老人,78歲的朱書貴和76歲的劉秀煥。兩位老人曾跟林秀貞的父母一起幹活,兩家相熟。林秀貞見老人總是挑不到水,就每天起大早給老人挑滿一缸水。她還常做了好吃的,給老人送去。
這年的冬季,一天林秀貞端了兩碗餃子,去送給朱書貴和劉秀煥老兩口。
進門,她看到兩位老人正在吃涼粥,就問怎麼不熱了再吃。老人説,省柴呢。林秀貞掀開鍋蓋,眼淚流了下來──鍋邊上結著冰碴兒。
回家後,林秀貞嘆息著跟丈夫朱金英説:“老人真是太難了,咱們把他們養起來吧”。朱金英説:行!
兩人就開始商量需要做哪些事情。林秀貞説她不記得具體都講了些什麼,只記得兩人討論到半夜。
這一年,林秀貞30歲,朱金英27歲,夫妻倆都在社辦企業上班,已育有一個兩歲的兒子。
林秀貞去告訴兩位老人,以後挑水燒柴的事都不用愁了,“我們管你們”。兩位老人連連説:那可好了,那可好了!
日子慢慢到了1981年。
這一年麥收過後,村裏實行大包乾,包産到戶。不僅分了耕地,集體的牛羊、木料以及生産工具都分到了各家各戶。分“家”的那一天,當人們歡喜地牽著牲口、拿著東西往回走的時候,有兩個人表現“反常”。一個叫朱書常,蹲在地上一個勁抹眼淚;一個叫朱金林,蹲在旁邊悶頭抽煙。
“我看見了,心酸啊!”林秀貞説,她很熟悉這兩位老人的情況。朱書常是呆傻之人,沒了父母,50歲了,沒有了村集體的大鍋飯,他自然不好過。而孤寡老人朱金林身材矮小,疾病纏身,智力也有些缺陷,沒有勞動能力。
當晚,林秀貞又跟朱金英商量説,咱們把這兩個人也養起來吧。第二天,他們贍養的老人就變成了4個。
之後,另兩位老人也走入了林秀貞的生活,她分別在1988年贍養失去丈夫的朱淑芬和1996年贍養當時已80多歲的張振起。
久病床前精心照料
“秀貞説,我們既然決定管老人了,就只能管好,不能管賴了。”2006年8月19日,講起往事,朱金英陷入淡遠的回憶。
事隔多年,他已記不清當時夫妻倆都討論了些什麼,但記得妻子説過“管就要管好”這樣的話。
1976年冬,在決定贍養朱書貴和劉秀煥兩位老人後,林秀貞和丈夫朱金英給老人買了煤爐子和六百斤煤,解決取暖和做飯的問題。
據村裏人講,雖然秀貞家當時在村裏算生活較好的,但在那個年代,燒煤算是奢侈的事,林秀貞一家那時也是燒柴草。
1977年的春天,林秀貞發現朱書貴家的土坯房快不能住了,就跟朱金英連幹了幾天,幫老人修補好房子。
日常生活中,林秀貞想辦法托關係給老人買紅糖、羊肉等滋補身體,逢年過節就到老人家包餃子一起過……
1983年10月,朱書貴老人出門時摔了一跤,從此躺在炕上起不來了。老伴劉秀煥心裏著急,也病倒在了床上。
兩位老人同時病倒不能自理,這是7年前林秀貞與丈夫決定“管”老人時沒有想到的。兩人一商量,抱著被子到了老人家裏,搭起木板,住在了那裏。
幫老人買藥、挑水和做飯都不是什麼難事,難的是兩位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林秀貞用尿盆和尿布等幫助解決問題,但有時老人還是會不小心尿在床上。而朱書貴老人大小便失禁,需要定時幫他解大便。
一次,林秀貞估計他該大便了,就問他,他搖頭。林秀貞聞到炕上有臭味,想掀開被子看看。老人卻緊緊抓住了被角。林秀貞立刻明白髮生了什麼。“您就把我當成親閨女,自己的閨女,還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林秀貞説完,老人鬆開了被角,眼淚順著眼角滾落枕頭上。
林秀貞幫老人清理大便,擦洗身體,換床布。旁邊,劉秀煥老人不停念叨:“苦了你這閨女啊。”
到了寒冬,幫老人洗尿布、換尿布就更為艱難。林秀貞和丈夫到塘裏鑿冰取水,用涼水洗尿布洗得雙手裂滿血口。
“院裏拴了六七道鐵絲,晾滿了?子(方言,尿布的意思)。老人屋裏味特別大。”林秀貞的兒子,當時9歲的朱新宇依稀記得當時的情形,記得當時母親的手撫摸自己臉頰時那種粗糙的感覺。
“白天黑夜沒脫過棉襖棉褲,夜裏一激靈醒了,就趕緊摸一下兩個老人的被窩濕了沒有……”林秀貞説,由於常睡不好覺,有一次去廁所,蹲在那裏居然就睡著了。
鄰居説,那個冬天,林秀貞瘦了一圈。
這一年陰曆的十一月十五,朱書貴老人去世了。林秀貞與丈夫披麻戴孝為老人發喪。臘月二十八,劉秀煥老人又去世了,林秀貞家再次為老人操辦喪事。從朱書貴老人癱瘓到劉秀煥老人去世,林秀貞跟丈夫在老人床前伺候了74天。
日後的歲月裏,另外的四位老人,朱書常、朱金林、朱淑芬和張振起,也得到了同樣的照料。
朱金林1994年去世,在林秀貞家住了14個年頭。朱淑芬2000年去世,接受照顧12年。張振起老人2002年去世,他生命的後期也癱瘓在床,林秀貞跟丈夫守護左右。
生活因老人而充滿“挑戰”
照顧老人花費精力,而每個老人都有自己的“問題”,這也給林秀貞帶來一些“挑戰”。
為了朱書常,她不知道給多少人陪過不是呢──62歲的鄰居劉龍群説到林秀貞,唏噓不已。
據他講,呆傻的朱書常一不高興就罵人,見誰罵誰。有一次,有個人從林秀貞家附近經過,朱書常就跟著那個人罵罵咧咧,一路跟著一路髒話。林秀貞聽説了,趕快跑去跟人家倒了半天歉。
事實上,腦子糊塗的朱書常有時也不買林秀貞的賬。1996年冬,林秀貞家給朱書常蓋了房子,但他總是跑回自己的破房子去。林秀貞就跟丈夫商量,請人翻修他的老房子。建築隊動工了,朱書常一看要拆他的房,拿了半塊磚就追打林秀貞,林秀貞趕快“逃跑”。這時,朱書常被幾個人抱住,卻把手裏的磚向林秀貞扔來。磚頭擦著她的頭頂飛過,林秀貞咕咚就坐在了地上。
房子最終還是修好了,朱書常住進去,臉上樂呵呵很高興。林秀貞説她也就高興了,“他是傻人,拿磚扔我我不怪他”。
呆傻的朱書常還愛接電話。林秀貞從1987年開始自辦玻璃鋼廠,雖然精力未能完全投入,但生意也在慢慢發展。生意的來往,常常靠電話聯絡。聽到電話鈴響,呆傻的朱書常會拿起電話,不吭聲。廠裏人見了,就趕緊回電話給人家。
而有些弱智的朱金林老人也愛接電話,常常誤事。1992年,林秀貞與辛集市乳酸廠聯絡了一筆業務,對方打過電話來時,朱金林接了電話。朱金林一通亂搭茬兒之後,對方以為記錯了號碼。最終,這筆業務陰差陽錯成了別人廠裏的。
林秀貞知道了,哭笑不得。
事實上,幾乎她贍養的每位老人,都給她製造過“難題”。
據林秀貞講述,朱淑芬老人後來只吃她做的飯,並且老人脾氣不太好。林秀貞的兒子朱新宇記得,有一次母親去給朱淑芬做飯,居然做了約三個小時。先是給老人做了麵條,老人嫌麵條裏放了香菜,不吃。老人説想吃鹹食(音,方言,類似面餅的食物)。做好了鹹食,老人又嫌油膩,説要吃窩頭。那時窩頭已不常見,林秀貞滿村找窩頭,找了幾個,回來炒了給老人吃,才算完事。
朱新宇説,母親做完那頓飯回家,笑著説:“這人老了就跟孩子一樣。”
1996年,朱淑芬得了腦血栓,林秀貞把她接到家裏,讓當軍醫的侄子尋醫問藥。3個月後老人康復了,非要回自己家去住,林秀貞就雇了個保姆照顧她,自己則到寧夏跟人談生意去了。剛談得有合作意向,家裏打電話説,朱淑芬用拐杖把小保姆打跑了,鬧著要秀貞回去。林秀貞一聽,放棄了可能做成的20萬元生意,跑回家去了。
老人一看見秀貞,説:你這些天跑哪兒去了?林秀貞心裏一動,她説老人從精神上依賴她了。
那之後的四年,幾乎老人的每頓飯都是林秀貞做了送去或跑去做的。至今,林秀貞家與朱淑芬家相隔300米的荒草洼上,依稀可見一條小路,那是當年林秀貞抄近路送飯踩出來的。
而因張振起老人,村裏則流傳著林秀貞“哄孩子”的故事。
2002年,張振起老人病倒在炕上,常出現幻覺,大白天會説“外面怎麼黑漆漆的”之類的話,林秀貞就握著老人的手讓他不要怕。
不説胡話的時候,老人又吵著要回老家。林秀貞和朱金英就抬著老人在院裏轉一圈再抬回炕上,説:到家了。老人就安靜一會兒,又要回家時,他們就再抬著老人轉一圈。
慢慢的,這法子不靈了,老人説:回家怎麼不坐車?林秀貞一聽,跟丈夫套上牛車,把老人拉到大街上轉一圈,再回家抬到炕上。
如此,三天兩頭帶著老人轉街,村裏人説:秀貞兩口子哄孩子哩!
這一年,88歲的張振起辭世,在被撫慰和“哄騙”中,他走得安詳、平靜。(宋喜燕)
責編: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