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突破1998年曆史極值,如今防洪抗洪比當年強在哪兒?

來源:央視網

發佈時間:2020-07-13 作者:央視網評論員

核心提示:6月以來,全國多地連日發生暴雨,造成洪澇地質災害頻發。進入7月,雨勢沒有減弱,影響範圍進一步擴大,造成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224.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25.8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2.8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353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22.3億元。

6月以來,全國多地連日發生暴雨,造成洪澇地質災害頻發。進入7月,雨勢沒有減弱,影響範圍進一步擴大,造成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224.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25.8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2.8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353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22.3億元。

近期,長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湖泊處於超警戒水位,重慶、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防汛形勢十分嚴峻。例如,7月12日0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超過1998年曆史水位,也標誌著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歷史最高值。

(圖中藍色區域為7月2日鄱陽湖的水面覆蓋區域,紅色區域是7月8日鄱陽湖新增的水面覆蓋區域,中小流域沿線水域面積向周邊擴展明顯。

暴雨、洪水、1998……這些詞語在很多人的記憶裏並不遙遠,讓人不免想起當年洪水肆虐、驚心動魄的場面。這些年來,我們的防洪抗洪能力究竟得到了哪些提高?是否足以化險為夷?這是人們當前極為關心的問題。

1.防洪體系已形成

上遊攔洪:從無庫可用到庫群“聯調”

1998年長江大洪水時,三峽工程剛剛在1997年實現大江截流,而長江上遊也沒有一座可以用於調度攔蓄洪水的水庫,1998年投入使用的二灘水電站也是2011年才真正落實防洪庫容。

今天,長江防洪能力今非昔比,防洪體系已初步形成。經過多年努力,長江流域已基本形成了以堤防為基礎,以三峽水庫為骨幹,其他干支流水庫、蓄滯洪區、河道整治工程相配套的防汛抗旱工程體系。


2008年,三峽水庫成功實現175米試驗蓄水,長江水利委員會開始研究三峽水庫防洪調度。經過幾年的科學研究,2009年《三峽水庫優化調度方案》獲得國務院批復。按照這一方案,三峽水庫擁有221.5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在科學調度的前提下,可以抗擊1998年級別的洪水,基本不用啟動分洪區。特別是長江上游水庫群的陸續建成,對長江流域防洪的聯合調度效應開始形成。

聯合調度的上游水庫群,從2012年的10座、2013年的17座,到2014年達到了含三峽水庫在內的21座。長江上遊21座水庫群的防洪庫容總計363億立方米,可以攔蓄洪水、削減洪峰和錯峰,為中下游減少65億立方米的洪量。到2022年,上遊兩個大型水庫陸續投入使用,還將增加100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

長江流域在干支流上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5萬多座,總庫容3500多億立方米,其中已建成和基本建成的較大作用的防汛水庫共52座,總防洪庫容達627.85億立方米,通過實行流域梯級水庫統一聯合調度,可有效緩解中下游防洪壓力。

此外,國家對長江防洪體系中重要的一道防線蓄滯洪區,實行圍堤加高加固、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等工程的建設,為蓄滯洪區運用創造了一定條件。據了解,長江中下游幹流安排了42處蓄滯洪區,總面積約1.2萬平方公里,有效蓄洪容積近600億立方米。

2.防洪“長城”更加堅固

堤防擋水:從“千瘡百孔”到“鋼鐵長城”

如果説大大小小的水庫大壩是長江防洪的安全堡壘,那麼堅固的堤防就是護衛防洪安全的“水上長城”。

1998年的大洪水,荊江河段1700多公里超警戒水位,24處潰口,最高峰時,48萬人上堤抗洪。僅湖北,1998年就有4974處險情,重大險情540處,其中34處為潰口性險情。

1998年後,國家和沿江各省投入大量資金對長江幹堤進行加固維護。1998年底,國家全面啟動加固長江幹堤工程。國家對長江幹堤的投資,僅1999年的投資,就相當於新中國成立後所有投資的總和。到2002年,經過4年的建設,跨越鄂、贛、湘、皖四省的長江中下游幹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

(2020年7月13日,江西九江,航拍長江九江市水位,閘口封閉加固,阻擋洪水進入城區。)

在長江幹堤加固工程啟動後,國家又開展長江重要堤防隱蔽工程建設。“隱蔽工程”分佈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共28個項目,總投資64.9396億元,共涉及堤防長度1935公里,河勢控制項目涉及河段長630公里。

2005年至今,國家及沿江各省也加強了堤防維護整治,3570多公里的幹堤得到史無前例的加固。國家已對長江中下游河道、堤防進行了加高加固等綜合整治,基本完成了中下游幹堤的達標建設,有效提高了中下游河段的防洪能力。

經過20多年的建設,如今的長江大堤,已成為固守長江兩岸的“鋼鐵長城”,與1998年不可同日而語了。

3.抗洪機制更健全

實現責任從上到下、從面到點的全覆蓋

近年來,我國政府已將制定突發災害和公共事件應對措施、主動防範風險提高到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保障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位置。2006年1月份國務院發佈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水旱災害被列為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首位。國務院首批發佈的5個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中包括了《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在應急管理體制與機制的不斷加強下,如今的長江防汛機制比以往已經大為改進。從長江委、沿江各省防指到沿線市縣防辦,長江防汛的體制機制日益健全成熟。

長江沿線各地都已經形成了成熟的責任機制,防汛責任從省長、市長層層傳導到縣長、鄉長各級防汛責任人,將責任明確到具體崗位、具體工程、具體人員,實現責任從上到下、從面到點的全覆蓋。責任制是落實防汛工作行之有效的辦法,它就像一根巨大的發條,一下子激活了全部鏈條的每一個環節,讓防汛的每一項工作紮實有序地運轉起來。

4.防洪手段更加科學

科學預警 實時監測:從人工測報到自動監測

沿江洪汛真相,是長江防汛的調度與決策的依據,對全流域防洪舉足輕重。

及時獲取信息,提前了解趨勢,準備才能更充分,應對才能更從容。從會商研判到決策指揮,從預報預警到信息共享,從精準定位到實時監控,相較于過去,長江防汛的重點環節和部位都得以升級完善。

1998年汛期,報汛用得最多的是“打電報”。水位流量靠的是人跑過去測,然後回來用電報傳輸。如今人人都有手機,指揮、調度、協調、溝通快捷。更為重要的是,長江流域所有的水雨情監測都實現了自動化,依靠現代化的監測站點和設備,自動報汛。

現代通信和監測手段的運用,已使長江流域汛情監控系統發展到了“當年不可想象”的地步。長江上遊實行聯合調度的水庫與長江防總之間已建成了網絡專線,可實現信息的推送、交換和共享。現在,20分鐘以內,全流域所有報汛站點的信息可匯集到長江防總30分鐘以內可報至國家防總。事實上,很多信息10分鐘之內就到了。

技術手段的進步,不僅為防汛指揮決策提供支撐,也提升了防汛的信息化水平,使工作更高效,行動更有力。如今,大到衛星雲圖、工程佈局,中到水利工程運行狀況、實時水情,小到閘門啟閉、道路積水情況等等,長江防總指揮部都能洞察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氣象水文預報預測技術的大幅提升,提升了預報精度、準度。同時,指揮體系建設、防汛預案設置等,都比18年前完善了許多。這些非工程體系建設,織就了一張全面、專業、快速、靈活的防洪體系保障網絡。(綜合自新華社、環球網、《新民週刊》)

本文首發于央視網《見識》欄目,可關注微信號“央視網”查閱。

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央視網出品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