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新冠自來水注氯需靜置2小時?沒必要

來源:北京青年報  |  2020年07月04日 13:32
北京青年報 | 2020年07月04日 13:32
原標題:6月“科學”流言榜出爐:三文魚感染沒法吃 -20℃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 是誤傳 防新冠自來水注氯需靜置2小時?沒必要
正在加載

  北京已連續幾日將新增確診病例控制在了個位數。與此同時,與疫情相伴的各種流言也被“一網打盡”。

  疫情期間北京自來水加大氯氣注入量?近期薯片不能吃了?-20℃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6月“科學”流言榜對近期關於疫情的各種流言進行“打包”辟謠。此外,針對夏季蚊蠅是否能夠傳播新冠病毒、海鮮牛肉還能不能放心吃等大家關心的問題,疾控專家為公眾統一作答。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佈。

  流言:自來水大量注氯不能直接用

  疫情非常時期,自來水處理過程中,在允許的範圍內加大了氯氣注入量。請大家在用水時,特別是燒開水、煮飯用水前把水提前接出來,最少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

  真相:根據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自來水出廠水余氯應保持在0.3-4毫克/升之間。目前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各水廠出廠水余氯控制在0.4-0.9毫克/升之間,在國家標準規定的範圍內。

  自來水中略帶氯味屬於正常現象,完全不影響健康,更無需“最少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生産的自來水完全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公眾可以放心飲用。

  流言:三文魚感染新冠病毒無法吃

  此次北京再度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主要原因就是通過檢測發現三文魚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因此現在的三文魚已經無法食用。

  真相:根據目前研究,魚類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低。首先,新冠病毒主要存活在恒溫哺乳動物體內,而魚類是變溫動物,兩者細胞基因環境相差太遠,病毒極難通過魚類宿主的細胞轉移至人體細胞;其次,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而三文魚作為一種魚類,沒有肺,不存在飛沫傳播的生理條件。

  其實,三文魚“攜帶”冠狀病毒和蝙蝠“攜帶”新冠病毒是兩碼事,三文魚的“攜帶”準確地説是沾染,是被污染的;而蝙蝠的“攜帶”是它成為了病毒可以共生的宿主。目前新冠病毒已知的宿主都是哺乳動物,三文魚體內攜帶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流言:-20℃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

  李蘭娟院士説:新冠病毒特別“不怕冷”,在-4℃可以存活數個月,在-20℃該病毒可存活20年,這就是新冠病毒幾次都在冷藏食品較多的海鮮市場被發現的原因,因為病毒完全可以被跨國轉運。

  真相:日前,李蘭娟院士團隊對這一報道做出回應:該報道信息不完全準確,與李蘭娟院士本人觀點不符,對公眾造成較大誤解。

  6月19日,在杭州海關舉辦的抗疫經驗交流會上,李蘭娟院士就海關如何在進出口物資檢疫檢測環節加強新冠病毒的排查給出建議和看法。其中,在説到冷鏈運輸環節的疫情防控時,李院士表示:一般情況下,病毒在冷鏈上能較長時間存活。在我們已知並掌握的病毒中,處於-4℃左右可以存活3-6個月以上,-20℃可以長期存活達20年左右。不同的病毒存活時間也不一樣。新冠病毒是一個新的病毒,從出現到現在才8個月,對它的認識及耐低溫能力尚需進一步研究。

  流言:薯片生産過程中可傳播新冠病毒

  一家食品企業的薯片生産廠區被通報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意味著廠區生産的薯片可傳播新冠病毒,薯片已不安全,公眾近期不要吃薯片。

  真相:這次受到疫情影響的工廠雖然有員工感染新冠病毒,但可以保證薯片産品的安全。産品加工過程均要經過高溫熱處理工序,結合嚴格的GMP管理體系和實踐,病毒在整個産品供應鏈過程中存活的可能性為零。

  高溫加工是食品生産環節中消殺微生物的重要方式,即便土豆等原材料沾染了少量病毒,經過高溫加工也很難存活下來。

  通常來説,油炸類食品的加工溫度大約會達到170℃左右,非油炸類膨化食品的加工溫度也會在130℃上下。在這個溫度下一般微生物很難存活下來,無人接觸的食品自動化生産和包裝流水線,也基本可以避免食品在這些環節被人為污染。

  雖然包裝食品在生産包裝等前置環節中很難被病毒污染,但在後期運輸以及商超銷售,還有快遞員配送的過程中,確實也存在著食品外包裝被病毒污染的可能。因此,市民在購物或簽收快遞時,應該做到科學防護,避免被病毒感染。

編輯:蔡純琳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防新冠自來水注氯需靜置2小時?沒必要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