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全國人大代表李樹建:人要苦思冥想 最後可能會出現奇思妙想
面孔 央視網 發佈時間:2020年05月26日 12:48

  央視網消息(記者 潘聰 編導 董淑雲 攝像 謝博韜 文案 錢景童 剪輯 楊兆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是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家。近期,他的“觸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為了適應戲迷網友的口味,他經受了怎樣的煎熬?做了哪些改變?這次全國兩會他通過直播間徵集了哪些建議?對於線上戲曲文化傳播與線下戲院藝術發展,以及傳統戲曲的傳承,他都有哪些想法?近日,央視網記者專訪了這位藝術大師,聽他怎麼説。

 

  央視網記者:在中國豫劇界,您是最早主動擁抱互聯網的戲曲人,“老戲曲·新傳播”直播不到兩個月“吸粉”79萬人,視頻總播放量3億多次。您為什麼會想到把戲曲舞臺搬到手機直播間呢? 

  李樹建:我起初在家裏看到孩子上網,孩子跟我説,今天晚上進她直播間的有3000多人,我説怎麼那麼多人?她説跟年輕人聊如何成長、如何去創業。孩子還説“今天晚上掙了1000多塊錢”,我説在網上怎麼掙錢?她説主播説得好,他們就給打賞。 

我想,戲曲人現在不能(在劇場)演出,如果能在網上演出,既培養了年輕觀眾,又有了收入。後來,正好有網絡平臺邀請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入駐,我就積極入駐了。入駐以後感受很深,沒有想到威力這麼大。從3月7日到今天,整整兩個月零17天,我發出去的戲曲視頻214條, 截至5月23日播放總量突破了3億次。 

 

  央視網記者:這是您意想之中的效果嗎?

  李樹建:以前我都不敢想。現在,作品點讚數是332萬,這個數字是10天前統計的。總評論是10萬條,粉絲兩個多月時間已達79萬人了。 

  通過這兩個多月的上網經歷,我覺得網上的點擊總量就等於去劇場看戲的觀眾了;它的獲讚也是一種肯定,等於觀眾的掌聲、評論。以前,戲台下面你唱一段戲,現在是發出去視頻。視頻下面寫評論,評論等於我們過去用傳統做法,演出時候印發給觀眾的問卷,讓觀眾給你寫評語。進直播間的人,就等於是進劇場看戲的人。

  通過直播,我覺得現在我們戲曲存在著“三多三少”的問題。 第一,看戲的人老年觀眾多,年輕觀眾少。第二,演出到農村演出的多,到城市演出的少。第三,到農村賣票、到農村包場和政府惠民的比較多,但是在城市售票演出的比較少。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就想起了互聯網。互聯網上觀眾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年輕人。我呼籲我們戲曲人上網,擁抱互聯網。但是互聯網和在劇場裏演出還不太一樣,上互聯網的人不僅僅是戲曲人,還包括工農商學兵,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人,這些人都上網。你想適應他們的口味,就得改變你的做法。 

  總書記講,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承中華文化,要“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 

  演出中間,你得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是思想性,第二是意識性,第三是娛樂性。這些特性要融于一體。如果你太一板正經,觀眾他不聽;你在演唱的中間,給他講講這一段戲是什麼故事,和觀眾親熱一點,節奏再快一點,視頻拍得短一點,觀眾就容易接受了。 

 

  央視網記者:需要適應現在互聯網的變化,適應年輕朋友的口味。

  李樹建:對!為什麼我入駐互聯網有這麼多人關注?因為我現在有一個團隊,不是我自己去直播。我夫人是河南電視臺的國家一級導演。從3月5日我們在家拍,拍了214條視頻,非常累人,我現在説話嗓子還啞著。你想擁抱互聯網,讓更多的人了解你,成為你的粉絲,從網上喜歡你、線上喜歡你,再引到線下劇場,那要付出很大的艱辛。所以我每一條視頻都是精品。我家裏邊就設計了三個拍視頻的地方:一個是我的客廳,一個是我的書房,一個是我的餐廳。有時候拍一條視頻,需要拍10遍、20遍。

  要改變過去“我唱啥,你看啥”的思想和觀念。上互聯網,如果你説得好了、唱得好了,他馬上就進你的直播間了。如果他對你不感興趣,3秒鐘他就走了。 

 

  央視網記者:抓住觀眾這方面也是要下一點功夫,花點心思。 

  李樹建:一定要研究觀眾的心理,如果我們在劇場演出,演一台大戲,觀眾一般不會離席,除非你唱得實在不行、水平太低。但是網民不一樣。他進你的直播間,進來以後,看你沒意思,他就走了。如果看你唱得非常好、很感人,粉絲就越來越多。

另一點體會,你的內容得多樣化,得適應老年觀眾、中年觀眾、青年觀眾、少年觀眾。我很重視節目的編排,我搞一場直播等於是一場晚會,非常嚴謹。一是有老藝術家、中年藝術家、青年藝術家、少兒,有時候還有相聲演員、歌唱家、小品演員,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 

 

  央視網記者:這樣吸引到年輕的觀眾。 

  李樹建:我跨界聯盟,像3月29日這一場直播,不僅有老中青藝術家、相聲演員、歌唱家劉和剛,還有小品影視演員杜旭東、邵峰等。我不僅請他們,又邀請到了所在平臺的網紅主播,我還邀請趙本山老師的女兒。 

 

  央視網記者:請藝術家過來,不單是讓他們表演,也是普及一些藝術方面的知識,讓廣大的朋友們更了解藝術創作。

  李樹建:讓他先了解你,再成你的粉絲,再引到線下、到劇場裏面看。我覺得這是培養年輕觀眾的一個途徑。

  為了吸引觀眾,我把河南三大劇種各個流派的弟子們、優秀的青年演員組織到一塊,讓他們PK,讓他們打擂。好多演員都有自己的觀眾,有自己的粉絲,他們説晚上要進我的直播間,希望粉絲們都關注。這也是吸引觀眾的一方面。 

  再一點,我把當今超級粉絲、戲迷網紅組織到一塊,叫他們比賽、網上打擂,他們也一直在宣傳我的直播間。這是一种經營模式,既然你上網了,要培養觀眾,你得想辦法。

 

  央視網記者:這次兩會,您通過直播間徵集了互聯網傳播傳統戲曲文化的建議,您提出了哪些建議? 

  李樹建:我提出了兩條建議。第一條建議,呼籲全國的戲曲藝術家們要擁抱互聯網,只有擁抱互聯網,我們的戲曲才能普及。戲是演給觀眾看的,演給人看的。如果沒有觀眾了,這個戲就危機了,就低谷了,甚至會消失。 

  老年觀眾看戲的人越來越少,如果不去培養年輕觀眾,戲曲是會出現危機的。所以呼籲全國戲曲大家們把優秀的唱段、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劇目、發揚忠孝節義的這些經典唱段放到網上,觀眾是願意聽的。 

  據我了解,現在有很多人,過去他們可能不喜歡戲曲,現在通過上網,通過看我們的直播,已經喜歡戲曲了。

  這個建議裏面還提了幾點:第一,國家相關部門要出臺規範,規範互聯網傳播的準則規則。在傳播正能量方面需要注意,不要出現(價值觀)扭曲,這一點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準則規則。 

  第二,很多戲迷網友們建議國家撥一點資金,把全國大劇種、有影響的劇種、有影響的劇目、有影響的唱段,錄製成伴奏帶和帶唱腔的帶子,放到互聯網平臺上。豫劇、京劇、黃梅戲、越劇、評劇,把這些名段子放上去以後,讓更多的網民學習。現在有很多戲迷網友找不到高質量的伴奏帶;有些網友想找伴奏帶,還得需要網紅們買帶子。 

  第三,建議政府部門把文化惠民這一塊經費拿出來30%,放到網上演出,專業院團在網上可以直播。河南豫劇院最近幾個戲都在網上直播的。這樣線下線上同時進行自傳播:線下,守住劇場和農村的老觀眾;線上,培養年輕觀眾。 

 

  央視網記者:您覺得線上戲曲文化傳播對於發展傳統文化來説,有哪些是可以借鑒的呢? 

  李樹建:作為演員,在表演方面應該貼近生活,與時俱進,不能老戲老演,要老戲新演,名劇改編。在演出方面,要運用古典動作表演方法,借鑒話劇真實的體驗表演,古典主義、現實主義、浪漫主義三結合,才能線上線下相互統一,相互促進。 

作為戲劇人,幹一輩子戲劇,一輩子就會唱戲。我的生命是藝術,我的藝術屬人民;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人民代言人。 (校對:宋春燕)

編輯:馬燁

1 1 1